古代汉语词典“与”的解释
问答/434℃/2025-02-14 11:18:48
优质解答:
与yǔ
〈动〉
1.(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与”,从与,从舁( yú),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2.同本义 [give grant;offer]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3.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2]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名〉
1.党与;朋党 [clique]
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东汉·许慎《说文》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东汉·许慎《史记》
群臣连与成朋.——《汉书》
2.盟国,友邦 [allied country]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
〈介〉
1.跟;和;及 [with;to]
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
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念其昌与公(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宗伯先生之门.——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与城为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为,替 [for].如:与我想想
1.和;同 [and].如:父亲与母亲;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助〉
1.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与 yù
〈动〉
1.参与 [take part in]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
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与 yú
1.与 yú
2.同“欤” [same as “欤”]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
其可怪也欤?——《孟子》
我来回答
猜你喜欢
- 英语缩写CD的真正含义是?
- 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判断(a-b+c)(b-a+c)(c-a-b)的符号
- 中翻英 对话1.期待你在球赛中的表现,我很看好你!2.听XX说你球技很棒,看来你参加的那队伍胜算很大!3.圣诞节过的怎样
- 沈复在《童趣》中写“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有什么作用
- 议论文要素是什么
- 角平分线■定理2: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邻边对应成比例
- 如果a除以九分之五等于a乘以九分之五a是几
- 下列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中,既能发送信息又能接受信息的是
- 新教师应该注意得什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什么?
- 有一种植物,每天长一倍,30天长到20厘米,问长到5厘米用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