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常态

高中/其它/839字/142℃/2025-05-21 09:29

有这么一则故事引发的争议,也许是对当前社会最好的隐喻。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不久,船主以漆工补漏救了船工生命为由,又要送漆工一笔钱。漆工以举手之劳而婉拒。

船主该不该送漆工钱引发的争议,这实际上是两个思维体系、话语体系的碰撞。如果是在当下流行的“潜规则”话语体系里,漆工只要将船油漆得光鲜亮丽,就算是完成了本分任务,完全无义务再给船只补漏。补漏,算是给船主额外的帮忙,当然需要船主的“意思意思”,否则船主就是有“不懂事”的嫌疑了,不给些金钱润滑,你能保证下次出海能安全吗?

而在一个尊崇常识、悲悯人性的社会中,船工看到船有漏洞,会下意识的自觉去补上。我们都知道,出海行船半条命,要冒极大的危险的。因此,堵住漏洞、避免船毁人亡,是一个正常人、一个正常社会应普遍遵循的普世价值,没有必要因举手之劳堵住漏洞而接受船主额外的馈赠。相反,如果接受了这一大笔钱,反而是对生命尊重的亵渎。

自从吴思先生本世纪初所著的《潜规则》一书问世后,可谓揭开了一个隐秘江湖世界的丛林法则。在当下,制约人们行为的不是遵循普世价值的明规则,而是要时刻记住的“潜规则”。在演艺圈,年轻的女演员想要早日成名,往往要付出其“演技”以外的代价;在足球圈,普通球员要想成大牌球星,要付出训练之外的代价;在官场,普通小职员要想不断进步,就要遵循工作之外的规则,要向上级积极供奉“陋规”和“常例”。在这种风气熏染下,一些正常的行为,反而被认作不正常。一些本认为应该是常识的事情,就被过分的诠释与注水。如同2008年曝出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109家奶制品企业集体宣布要确保质量与诚信。最基本的要求,却变成了最高的准则。这就如同网上一些正常扶危济贫,就动辄被网民誉为“最美……”一样可笑,同样也是缺乏常识的体现,充其量是一种“庸众的胜利”。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恢复常识。对一个民族也一样,我们赢得尊重的方式,不在于生产了多少物质,而在于是否遵循着某种准则,显然,其中就包含了朴素的常识。

  标签:回归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四年级|记叙文象鼻山的来历

    从前,天上有一位爱美的仙女.一天,她在花园里散步,"……听说桂林可美了!”"是呀!那水又绿又清又静,...

  • 初一|记叙文相识是一种缘

    人的这一生,总要和一些人相识,例如同学,亲戚和朋友。古人也有一句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 四年级|记叙文牵牛花

    在我上学的小路边,两旁挺拔着一颗颗高大的青松。在青松的枝干上,路边的水管上,到处缠绕着绿绿的藤蔓。藤...

  • 初一|记叙文做真实的自己

    自小,绘画一直是我的抒压管道,悠闲片刻,随意的描绘,都是生活中美好的享受,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绘画技巧...

  • 六年级|散文大大的我与小小的愿望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她的愿望是希望我快快长大,我为着妈妈的愿望而追求着。我,长大了,也有了一个属于自...

  • 六年级|记叙文踢球

    今天在下课的时候,我和李欣亮.周华建一队,郭宇轩.梁家豪.贾森霖一队。开始了,我一边跑一边踢,我看见...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