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的民风民俗

初二/记叙文/811字/238℃/2025-05-19 08:33

吴川是一个泥塑多的地方。

梅菉泥塑起源于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从此也传入吴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别的陶工也来凑热闹。这就无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览。从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断断续续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选美女进宫寻欢作乐,民间百姓对此无不怨声载道。于是,梅菉头村的群众便乘闹元宵之机,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其特点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果然触动了官府衙门,竟派遣大批衙差,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炮制这套泥塑的为首者便出灭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脚大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音,这为何不妥?”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可答,只好罢休。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这便成了当地居民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题材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祸炼石补天”,“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八仙过海”或取材于历史戏曲的“三顾茅庐”、“七郎打擂”、“平贵别窑”等,进而发展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金杯献给祖国”、“军威震敌胆”、“向四化进军”等多样化题材。

若从“泥塑”制作工艺来看,逐步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过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绑“树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铁线扎钢筋”所取代了。有的群众还别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来人轻轻按一下机关,小舞台上的“书生”就可吹箫弹琴,又可启步运行;“公主”既可眉来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从也跟着拧起罗伞,确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来。原来,这些巧夺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电动化”了。

吴川真有趣!

  标签:民风民俗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记叙文幸福是半块冰淇淋

    时光几经流逝。记忆几经变幻。恍然间,多年前那半半块冰淇淋的味道,依然如一杯香茶,时时散发着它独特的香...

  • 初三|其它冬天

    离开学校有些日子了,往日的一幕幕还在眼前重现—题记。在杭州城西面的西面就是我的学校,是一个很僻静的地...

  • 初三|记叙文争吵

    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欢乐的歌;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在那五彩缤纷的岁月里,...

  • 四年级|记叙文周末的一天——烤桔子

    周末的一天,爸爸妈妈开车带我到奶奶家玩,我高兴极了。我们听着车里动听的歌曲,不觉的就到了奶奶家。我见...

  • 初一|记叙文搞怪同学大曝光

    本班同学什么都不多,但是,坏毛病却不少。譬如:上课时,某男生小心翼翼的走到老师跟前,幽灵般的把手搭在...

  • 四年级|记叙文看奶奶烧菜

    今天放学回家后,我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原来奶奶在烧菜。我好奇地走过去,想看看菜是怎么烧出来的。在...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