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可以不死

初三/议论文/878字/475℃/2025-05-10 10:26

摘要:在空间和时间的轴上城市和人都被湮没为一个质点,但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若有了思想和灵魂,一座城市亦可以包含整个宇宙。而城市的灵魂,便是城市中的人。

有人爱山,有人爱水,我却爱城。

同爱城的人中,有人爱都市,有人爱小镇——这于我都是无所谓的。我爱的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城市亦是可以被人格化的。科技可以赋予一座城市以它所愿意的任何外表,正如人可以选择任何他喜爱的衣装。但这样的城市是不真实的。我想到了帕斯卡尔。在空间和时间的轴上城市和人都被湮没为一个质点,但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若有了思想和灵魂,一座城市亦可以包含整个宇宙。而城市的灵魂,便是城市中的人。

忘了在哪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爱一个城市的程度,与这个城市的书店和历史成正比。”我是极赞同的。高尔基之语曰“不阅读的人没有灵魂”,依然如雷一般敲打着我。排斥阅读和思考,便如阿伦特所指出的,是将人置于自然属性的压力下,满足于物质消费,成为生存必然性的奴隶。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而我以为阅读和思考是人成为公民的必经之路。

没有公民,城如何称为城?

而历史则是公民气质的源泉。不是建筑的历史,而是习惯的历史。一个城市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因为它的居民们而有了生命。居民的话语、故事,他们订立的法,他们的为人处事构成了城市的血液;到了现在,成了代代相传之后的道德律例和价值判断,体现出来的便是人的性格。如中国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细腻;又如巴黎的浪漫和激情、柏林的严谨,这是城的历史性,一座城无法磨灭的印记。

写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触摸城市的提法是不够恰当的。触摸是物质上的。在横店或者好莱坞,你能够触摸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但那城是死的。城市的血液、生命和灵魂,是被摩天大楼、汽车和飞机忽略为质点的人。我爱我的家乡,因此我感受到他:他的呼吸和脉搏,与我的是一样的。

四川的地震如此强烈,几乎毁了汶川城。但汶川的人还在,他们只是暂时的离开。只要他们还选择成为公民,选择继续书写汶川的历史,这座城市的生命就还在。一个人放弃了阅读思考才会死去,一座城忘记了历史才会是灭亡,汶川还没有死。

  标签:城市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记叙文战争的恐惧

    今天,我在语文书里看到一张黑白的照片,里面记录了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情景...

  • 初一|散文感受孤独

    一个人在夜里的孤独是任何画家都画不出来的,唯有手中的笔,才能描绘出那一丝丝的忧愁,那孤独而寂寞的心!...

  • 高三|议论文不知足才能常乐

    人人都知道“知足者常乐”,孰不知“不知足才能常乐”。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了许多对社会有巨大贡...

  • 初一|记叙文第一次做饭

    挫折,每个人都经历过,每个人都为此哭泣过,每个人都垂头丧气,死心过。微笑,每个人都绽放过,每个人都因...

  • 初三|其它16岁未成年

    清晨,小区里一间房屋里的一个男孩揉着朦胧睡眼醒来了。磨蹭着吃完父母留给他的饭,又带上钱向楼下的网吧走...

  • 四年级|记叙文一颗种子的遭遇

    我是一颗种子,上帝特别关照我,赋予我一双翅膀,一个选择自己播种之地的权利。我展开翅膀,自由自在地飞向...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