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迅哥儿事事

高三/其它/1264字/144℃/2025-05-10 17:42

前言中曾这么写到: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则不能没有鲁迅——它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总觉得鲁迅有着一种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精神,也许是因为他骨子里所透着的倔强,是为人们所折服的。曾几何时,“鲁迅”这个响亮而又有力名字便深深的印刻在了我儿时的记忆里,总以为这个伟大的文人是严肃而不可冒犯的。然而当我真正阅读了他的文集时却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在《社戏》与《故乡》这两篇短文中才得知有“迅哥儿”这一称呼,在这其中的他总体现的那般的亲近和人。

人们总是称呼鲁迅为鲁迅先生,周先生亦或是豫才先生,然而若是相比之总是不及“迅哥儿”来的有亲切感。久而久之读迅哥儿的文章变成了我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念起迅哥儿,为人们最熟悉的便是他弃医从文一事。“弃医从文”所体现出的勇气,不是这单单四字寥寥几笔所能阐述的,《呐喊·自序》中让我看到,在面对国民精神为封建思想所禁锢时,迅哥儿最终还是选择了弃医从文,志在对国民予以根本的疗救,用他手中的笔去代替医生的手术刀,从而去改变人们的精神。

在《呐喊》中令我记忆最深的便是“狂人日记”这一篇

迅哥儿曾在其中写过这么句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里是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乍一看,到令人吃得一惊,可若细细品酌,才知其意味。这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迅哥儿对当代社会封建思想的腐败的痛斥!想来,不知怎地,倒也有了些许愤愤然,可见迅哥儿的文字是极富有感染力的,使得我们这些局外者也似当局者一般愤慨了起来。

再谈谈《故乡》罢,记得初中时期,我们曾是学过的,也许是年龄太小不太能懂得这其中的深刻言语,又或许是少了这几年的历练读不出迅哥儿笔下的苍劲悲凉之感。如今再细细品来,却又读出了另一种淡淡的乡愁……故乡,是人之根本所在,是人的思想情感寄托之所,若是失了故乡,便是丢了自己的根……在迅哥儿的故土上,有着那么一个小少年,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小手便成了他真实的写照,这个五行缺土因而名叫闰土的小少年便成了我们迅哥儿儿时最要好的玩伴,也是他曾经崇拜的小偶像。闰土总能给迅哥儿带来外边的新鲜事儿,让他好一阵快活的,可惜好景不长,在时过境迁后的闰土却让迅哥儿怎也联系不起从前的那个小少年了。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让迅哥儿这般无奈叹息,穿梭于迅哥儿笔下的文字,所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封建礼教,封建观念毒害了那个曾经天真无邪的小少年闰土,迅哥儿以闰土为代表统写了故乡里的人甚至是当时社会的农村人民所处在的水生火热的环境之中,是为封建礼教所迫害了的民众啊!

文末则有着迅哥儿的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迅哥儿的这些直面人生、向善求真的作品引导着人们发以深省,这是在当下的社会语言中依然不可或缺的。相对时代和民族,他都是超前的,在其笔下所蕴含着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我们读不完的迅哥儿精神!

上海嘉定区上海市嘉定区南翔中学高三:李梦洁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一|散文还不曾逝去的幸福

    蝉鸣响彻了这个夜晚,空中的群星在寂寞中闪烁。四周无人声响,我独自一人在寂静中存活,眼眸凝望漆黑的窗外...

  • 初三|散文一座古城的中国梦

    寿县,一座淮河岸边的古城,一座被历史的尘埃覆盖的小城镇,在现代化征程中被忽视的弹丸之地,背负着沉重的...

  • 初一|记叙文不可忽略的

    成长的记忆中,总有不可忽略的部分,也许那个部分并不美,但想起时,嘴角总可以扬起一个不知名的弧度。有时...

  • 初一|记叙文秋雨

    门外的柳枝被吹得漫天飞舞,犹如秋天仙子翩翩起舞。树上的花已被风吹得满天飞,随即换换落下。花仙子伴舞着...

  • 初二|记叙文冬景让我陶醉

    有人喜欢莺歌燕舞,美丽动人的暖春;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炎夏;也有人喜欢硕果累累的金秋。可在我眼中,最美...

  • 初三|记叙文龙山烧烤记之荡秋千

    今天,春风拂面,天气不冷也不热,我和我妈还有她的同事们一起去龙山烧烤终于到了龙山,我一马当先,跑到了...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