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楚辞·渔父》有感

初三/读后感/696字/170℃/2025-05-13 09:15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槽而歠其离?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

在湘江江谭边,渔父遇到了屈原并认出了他是被放逐的三闾大夫,于是,两人便开始讨论深刻的处世之道和人生哲理。《楚辞·渔父》记载的就是渔父和屈原的讨论过程。并且由渔夫的谈吐举止可知,他并不是真正的渔父,按文中的话来说是“与世推移”,是一个懂得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按文中的话来说是“深思高举”,则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司马迁为人熟悉的大人物,他与屈原也是相反的人。他是用生来创造生命的价值,而屈原是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厚度和高度。

渔父提出的问题与谈论的人生见地或许是对屈原的试探,或许是一种真诚的劝说,然而屈原的回答却是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毫不妥协:“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携与最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心挂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的悲叹的回风,一位伟人的光芒便消失在汨罗江边。

正是屈原这种甘愿清白以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品德坚贞节操连同其不朽诗篇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彪炳千古,流芳百世!

初三:流年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二|记叙文一件让我担忧的事情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免有些毛骨悚然。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事情…。.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下着格外大...

  • 六年级|记叙文桔子的介绍

    嗨!各位朋友,大家好!认识我吗?我的名字叫桔子,溜圆溜圆的身材,黄澄澄的皮肤,伙伴们都夸我长得小巧玲...

  • 初二|散文暗调

    你总愿意将华丽的色彩看做黑白,你不是色盲,却总坚守着自己特别的信念,你说那叫脱俗。你总愿意将孤单地落...

  • 二年级|记叙文夏日里的雷阵雨

    今天的天气好闷热呀!风吹在我的身上就像水蒸气的热浪一样。我和几个同伴在公园溜冰,个个都热得大汗淋漓。...

  • 四年级|记叙文记一次集体生活的体验

    在3月23至25日这三天中,我们参加了一个基地实践活动,目的是锻炼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23日上午9点...

  • 初一|散文点一盏心灯寻觅信任

    信任别人,就是信任自己。它像划破天空的一颗流星,点燃一个个美丽的火把……---题记信任,是冬日的一缕...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