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檄拒礼”想到的

六年级/散文/874字/222℃/2025-05-14 06:54

近日,读了清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动了。

康熙19年,于成龙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于成龙的觉悟体现在他为人父母官的责任感。于成龙就有“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官到两江总督,每顿仍以糠粥主食,青菜为拌,因此江南百姓昵称其为“于青菜”,这是他的廉政。

实事求是地说,于成龙并不是不爱人家送上门来的礼品,他之所以没有收下这些送上门来的礼品,是因为他明确做为一名官员是要为老百姓做事,而不是享受老百姓的供奉。

这使我想起了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则通讯:

陈学升在担任周口市质监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一年就收受各种“人情礼”、“感谢费”17万元。在升任河南省质监局副局长后,陈学升依然“旧习”不改,“人情味”更浓了年春节,收受时任周口市质监局质量科科长的陈某以关照工作为名所送的4万元年初,又收受时任周口市质监局局长的丁某以调动工作为名送的3万元……就这样,24万元巨款被陈学升以“人情往来”、“盛情难却”收入囊中。

“人情往来”“盛情难却”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如果陈学升心中有人民,眼里有法律,他会因为“人情往来”而受制于人吗?古代清官拒贿有法,于谦的明牌警告,周新的悬鹅示众,刘统勋当众斥贿等等众多的拒贿法门都在说明,受贿并不是“盛情难却”的问题,而是心中有没有贪欲的问题。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光辉的人格魅力,就会抛弃私心杂念,排除各种诱惑,能为所热爱的工作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正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这样说过:“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享受快乐生活的,而是来完成伟大工作的”。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我们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兴旺的希望,在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像于成龙一样,从小立志“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

邮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中心小学 六(4)班 戴慧奕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花果山游记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西游记里,花果山是一片宝地,更是孙悟空的老家。今天,我就要看看这花果山的...

  • 六年级|其它批评也要悦耳动听

    在一般人看来,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肯定是苦的,而且因为“苦”,被批评的学生还会屡屡产生抵触情绪,使批评的...

  • 六年级|记叙文回南天的生命

    今天睁开眼,就看到外面下着小雨,从窗户往外看,外面有许多的雾霾,路人都打着伞,我都不想从暖和的被窝里...

  • 高一|记叙文春天的歌声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悄悄来到人间。听!春天的音乐会开始了,春笋是个优秀的指挥家,春雨清脆...

  • 四年级|说明文我最喜欢的手表

    我非常喜欢我的手表!她是妈妈奖励给我在开封市得“七巧板比赛”的第一名的礼物!瞧!它表带呈半透明状非常...

  • 三年级|日记钉纽扣

    之前,我们只知道穿衣服,根本没有想过衣服上的纽扣,甚至纽扣是怎样钉上去的都不知道。在今天的综合实践课...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