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盛宴》观后感

高三/读后感/1367字/157℃/2025-05-05 00:18

小编导语:《王的盛宴》大家看了吗?你对于影片的评价又是什么呢?《王的盛宴》在理顺逻辑讲清故事方面的表现,差到令人发指。这部电影完全看出陆川导演眼高手低的本质,他有文艺青年借古讽今满腹牢骚的那点小心思,但并没能力把自己以为的精神主题讲个明白。更多关于电影的影评尽在百度攻略。

有时候自己的事,可能旁人观察的结果会更接近真实情况些,譬如美国人写的《菊与刀》,连日本人都觉得把日本的国民性讲得各种通透。其实日本人司马辽太郎写的《项羽与刘邦》,也备受读者认可。书中描写的项羽霸王气概对内有爱对外残暴,刘邦也不单单是个混混,而是虚怀若谷礼贤下士,韩信则是用兵如神的政治白痴。当然,我们也不知道事实怎样。所以,陆川在《王的盛宴》重新塑造这三人,并无不妥,前提是,自己能把故事圆起来。

《王的盛宴》在理顺逻辑讲清故事方面的表现,差到令人发指。这部电影完全看出陆川导演眼高手低的本质,他有文艺青年借古讽今满腹牢骚的那点小心思,但并没能力把自己以为的精神主题讲个明白。在闪回不断、结构打乱的电影中,你勉强能感觉到陆川是想把项羽安排成类似美国开国功臣般的角色,按现在的说法,有种建立联邦制的志向。而刘邦则是封建君主制代表。问题是韩信,从韩信后来对称帝后的刘邦的不满,似乎也能看出他是个想把天下还给人民的自由斗士。也就是说,他跟项羽,可谓志同道合。那么,为什么韩信要离开项羽,投靠刘邦,杀掉项羽?

其实,类似这种前后逻辑连不上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充满整部电影。陆川要以全新的角度讲故事,就应该用观众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的心态来创作,但他又懒得把故事交代完整,于是,你看到前去借兵的刘邦,上一个镜头还被项羽方虐得要死,下一个镜头突然就与项羽平起平坐,相当不解;你看到刘邦狼狈逃出鸿门宴,镜头一转,韩信带领的刘邦军队居然把项羽逼上死路,也不懂。看到立了大功的韩信,突然成为刘邦的阶下囚,同样不懂。你不明白为什么项羽要几次三番放过刘邦,不明白项伯为啥要背叛亲侄子项羽,在鸿门宴上拔刀助刘邦。不明白霍思燕演的戚夫人那短短的几场戏究竟有什么作用,因为这片中的吕后,完全没功夫虐死戚夫人,她把所有的精力,用在虐杀各位开国功臣上了,而她的动机,我们也不知道……

太多问题了,陆川像做了场梦醒来之后不记得究竟梦到了什么,没能力向别人复述,只能一直跟大家说自己做的梦很牛逼,太牛逼了。文艺青年的空谈作风贯彻的如此彻底,他让刘烨饰演的刘邦压低声音披头散发模仿仲代达矢扮演的一文字秀虎,以为这样这片就能接近大师黑泽明的《乱》;他也以为用大批宫女朝臣在铺着木地板的殿上走动发出声响就能为这部电影制造出大排场;他更以为细致展现宫廷如何用一套设备传送写满每个人历史的竹简,就能迷住观众;甚至,用凌乱不堪的剪接、廉价的山水云彩特效,就以为绕晕观众整部电影就文艺了。他把那一点点精力全放在自以为是的氛围营造上,对故事、逻辑,不管不顾。

写这文的时候,央六刚好在放《王的盛宴》拍摄花絮,这个花絮的主题是陆川生病打着点滴坚守在导演岗位上,镜头从他生病、入院,到吊着点滴回到片场工作,细致的跟拍镜头接成的小片段,不用赘言就直观让观众看到陆川导演的光辉形象。想起电影还没过半就死掉的项羽,形象薄弱到最后还要吕后出来向观众讲一句“项羽是我一生遇到过最高尚的人”,相比之下多么不堪。好,不说了,省得陆导又要哭了。

  标签:观后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二|散文浅唱忧伤的歌

    果然的,这个假期还是同往常那样慵散,想做的那些事也是一如既往的被搁置,很多原本让我心动的想法,已随着...

  • 初一|散文春暖花开的日子

    万家团圆的除夕夜,那英的一曲《春暖花开》红遍大江南北。电视的这头,我不禁幻想起以后春暖花开的日子……...

  • 初一|记叙文爱情之花——牡丹魂

    上帝赋予我雍容华贵的外表与大方纯洁的心,白牡丹洁白如雪,而爱更加单纯。梦的绽放让心飞翔,有爱的心永不...

  • 初一|散文追梦

    人类是花的根,环境是未绽的花苞,根努力就能开出美丽,反之只有枯竭、谢落。——题记你,曾深情地抬头看蓝...

  • 六年级|散文救救我吧

    `我是一棵小树,一棵碧绿的小树。我生活在一个公园里,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虽然我每天过着舒服的生活...

  • 高一|记叙文佝偻着背的母亲

    参加学校组织的野营拉练,就是那天风雪雨交加的日子。一百三十里的路程让我们很痛苦,风雪的摧残让我们叫苦...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