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初二/读后感/924字/271℃/2025-05-13 16:16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说还是没说,而是我说了什么你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金字塔原理”认为如果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那么他面临的?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纸,文章中也会包括大约100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将每一句话互相关联,融会贯通。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结论反映了作者芭芭拉?明托对思维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发现: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组都更加易于理解。

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控制你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的唯一最重要的行为,而最清楚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读者(或听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联。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逐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量体裁衣自动从中寻找某种共同点,将你表达的思想进行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但是,由于人们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少能够对你表达的思想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退一步说,即使人们能够作出与你完全相同的解读,你也使他们的阅读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未被说明的逻辑关系。

读者在摄入信息时,总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将所摄入信息联系起来的结构。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的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否则,读者很可能会发现某种非你所望的逻辑关系,甚至还可能根本发现?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

概括地说,读者必然会将所读到的思想进行归类概括,以便记住这些思想。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事先已经经过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出来,读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

  标签:读后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散文爱幻想的女孩

    有一个女孩,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就好像一场梦不愿醒来……她曾经幻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登上大舞台,...

  • 四年级|散文我对自己说……

    很快我就是五年级的学生啦!在这里,我得对你——即将要上五年级的我说一些话。四年级过得很不错呢,两个学...

  • 六年级|记叙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记叙文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说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就可以锯断木头,水滴不断地滴石头,也能滴穿,它告诉了我们...

  • 六年级|散文暗夜

    很多人说,夜是寂寞且可怕的。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夜,是美好并温柔的。当旭日西沉时,夕阳给洁白的云彩...

  • 五年级|记叙文我还想停电

    记得五岁时,有一天,我正在做练习题,房间突然一下子黑灯瞎火的,只听坐在电视机旁的妈妈又唠叨起来了:“...

  • 初一|记叙文人与人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不大,但是你把它看得太重的话,距离就会很大。在我入初中之前读五年级的时,有一天,...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