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之《田七郎》读后感

初二/读后感/858字/286℃/2025-05-16 14:45

《聊斋志异》中精彩故事颇多,而《田七郎》则是我最喜欢的篇章之一。

让我们来品味蒲松龄对该文的小结:

异史氏曰:“一钱不轻受,正一饭不敢忘者也。贤哉母乎!七郎者,愤未尽雪,死犹伸之,抑何其神?使荆卿能尔,则千载无遗恨矣。苟有其人,可以补天网之漏。世道茫茫,恨七郎少也。悲夫!”

所谓“一钱不轻受,正一饭不敢忘者也。贤哉母乎!”是对田七郎母亲的高度评价。文中对田母的描写,寥寥数语,却将田母之义跃然纸上,令人肃然起敬。富户武承休千方百计要结交猎户田七郎,但起初遭到了田母的拒绝,因为她不允许田七郎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田母说:“我适睹公子有晦纹,必罹奇祸。闻之: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无故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但当田七郎殴人致死,依仗武承休的帮助才逃脱牢狱之灾时,她又改变了教育方法,田母慨然曰:“子发肤受之武公子耳,非老身所得而爱惜者。但祝公子百年无灾患,即儿福。”教导儿子不可忘却他人的“一饭之恩”,必须以命相报。

正是因为田母的教导,成就了田七郎舍身取义的壮举。作为一个女配角,蒲松龄尚且描写得如此传神,况主人公乎?

作者对田七郎的死添加了神话色彩,“愤未尽雪,死犹伸之,抑何其神”,是说田七郎诛杀贪官未果,遭役卒杀害,身首异处后,神奇般的站起,最终挺剑刺杀了贪官,报了武承休的知遇之恩。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拍案叫绝,大呼过瘾。“七郎尸弃原野月余,禽犬环守之”,更是讲故事的神奇推向了高潮,“环守之”三个字,其实是在表彰忠义,也渗透着作者对田七郎殒命的惋惜,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宣扬善有善报的思想,读到此处,似乎田七郎人是死了,但神还留着。

“世道茫茫,恨七郎少也。悲夫!”这是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蒲松龄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借助于笔下的英雄形象去扫荡现实生活中的贪官污吏,的确可悲!这最后一句真的叫人荡气回肠,如果你用心去读,一定能体会到蒲松龄当时的心境,如果联系目前的社会的种种不公,或许你的感悟会更多些,你也会更喜欢田七郎这个艺术形象,当然也会更为蒲松龄犀利的文笔所折服。

  标签:读后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鸭子得救了

    一个周六的早晨,一群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在温哥华街头散步。鸭妈妈“嘎嘎”地叫着,像对孩子们说:“孩...

  • 五年级|记叙文爬凤凰岭

    北京大兴旧宫二小五年一班 虎晓彤中秋节那天,我们一家决定利用这个小长假,到位于海淀区北部的凤凰岭爬山...

  • 初一|记叙文青蛙王子的梦

    这是一大片静静的池塘,由于连年的干旱,湖水渐渐干涸,只有一塘荷花静静地开着。清风吹过,飘来缕缕花香。...

  • 初一|记叙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人生的旅途是充满艰险、蜿蜒曲折的。面对他,与他挑战需要我们内心深处的勇气。而勇气的赋予者--对个人成...

  • 四年级|记叙文青海湖

    在那美丽的青海省,有一片举世闻名的青海湖,那儿有我无限的遐想的幻想。湖水是那么的宁静,他悄悄地,慢慢...

  • 高二|其它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否?

    古人用“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来比喻水的无情。诗仙李白也有“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说水的惆怅...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