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里淘沙

初二/议论文/869字/152℃/2025-05-14 11:47

说实话,除了一些真正的好书,我真的不知为什么要去看类如《荷马史诗》这些枯燥无聊的书,我想,这是史学家需要的用书。一本真正的好书,不论它是否有名,我们都应该去看,而不是那些被贴上了名着的标签,但内容却是“沙”的书。但是现在,无奈的社会产生无奈的生存,继而引发一系列无奈事件,形成恶性循环。当然,在这之中,名着也有这它自身的悲哀,对于这点,我不予否认。

名着,成了学生的必备刊物,但这并不是学生所渴望的,并不是一盏青灯,一杯清茗的悠然意境,面对诸多的名着,会有多少人回答是因喜欢而去阅读?当然,真正喜欢的人是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名着都是他们的掌中宝。

不过,在此我还是要承认,极少部分名着是千万沙粒中脱颖而出的珍珠,经过时间的洗礼,焕发出柔和却璀璨的光芒。但是,难道只有名着才配称得上是耀眼的珍珠?对于这点,我不敢也不能苟同。

应该说,我是幸运的,可是,这个幸运已经成了过去式。如今,为读书而读书,千万莘莘学子的求学目标。为读书而读书,多么好的一句话——,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却一语道出了如今中国教育的“真谛”。

韩寒,是否是叛逆的代名词?我不认为。斗胆说一句,我不觉得《三重门》比《围城》逊色。

最后,再来谈谈名着。这篇文章所表述的。客观来讲,名着是几十乃至几百年前的人写的一篇文章,至今的人——尤其是学生,当然,大学生不包括在内的人必看的刊物,否则,试卷上的阿拉伯数字会缩小的,老师的脸会变狞狰的,家长的脸会变难看的,你口袋里的零花钱会变少的。

其中,名着何其罪恶,又何其悲哀,又何其无辜!我想,现在的学生被逼着看名着,恐怕是违反了作者的本意吧。如今的名着,多么像孔老夫子——在封建社会被崇尚到了顶点,在民国时期又被贬低为阻碍中国进步的人,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被推崇为中华文化的代言人。追根究底,大抵相同吧。

浪里淘沙,沙何其多!打捞上来,满堆的沙,不觉中,珍珠被掩埋其中。数年之后,被后人发现,不在意地说:“又不是名着,考试也不会考来。写得再好也没用。”

可悲可叹,不是吗?悲哀至此,收起那无谓的心思继续埋头作业。那么多的书,被埋没的珍珠不少吧。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议论文梦想点亮人生

    俗话说的好:“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一个人要是没有了理想,即使活到一百岁,也是漫无目活;一个...

  • 五年级|其它新年日记我的压岁钱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喜庆地迎接新年的到来,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因为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每个人都希望可...

  • 初一|记叙文找回童年

    童年,胜过每天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奋力挑战自我的青少年;胜过每天坐在办公室喝咖啡加班,只为了赚钱的中年;...

  • 初二|散文国庆抒怀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点燃了她的第61枝生日蜡烛。在这一天,...

  • 六年级|记叙文妈妈喜欢吃鱼头

    家里每次吃鱼,妈妈总是吃鱼头,将鱼肚子的肉夹下给我和爸爸。当我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

  • 高一|散文英雄末路

    楚狂声,英雄赞,末路曲。风景苍苍多少恨。他,屹立于乌江之畔。坚毅的脸庞上散布着浓浓的愁绪,奈何伊人在...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