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

高一/说明文/999字/232℃/2025-05-15 04:38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环境已经日益恶化。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要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但却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此我们说,人的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这里不展开论述)。

虽然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也能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有能动性的,所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意识的作用总的有以下四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我们具体拿它的第三个作用来阐述。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在人类改造自然界期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的认识,因而出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错误方法。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其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的规律。

错误的方法论不尊重客观规律,自然就要受到惩罚。如臭氧层空洞,南极冰川融化、火山、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频发,温室效应……由此可知尊重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讲到规律,就不得不提到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恩格斯说过:“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绝对的;而静止是运动特殊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相对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荀子有曰:“天有常数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现在,则有了“科学发展观”。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

最后,我呼吁:让我们一起手牵手,创建和谐的新世界。

注:基本论点均来自《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

  标签:自然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记叙文我美好的梦想

    我美好的梦想 孙燕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敢保证我的梦想和你们的不一样。我从十岁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梦...

  • 初三|其它最美声音

    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婉转动听的歌声,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鸟鸣,但对我来说,最美的声音却是车床(...

  • 五年级|说明文减少碳排放量,保护地球妈妈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 五(8)班 徐丽媛“低碳”这个新名词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很陌生?其实,“低碳”...

  • 初三|其它寻找光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的童年时光。而高尔基的《童年》是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 五年级|其它缘分已尽,不如相忘于小荷

    缘尽以分,不如相忘于在聊天室,你曾告诉我,你爱上了他,好痛苦,无法自拔,想忘记,却又无法忘记,那时的...

  • 高三|其它拾荒

    谁为我受伤谁让我拾荒我的完整全赖别人的荒唐我的灿烂竟然跟自己无关。那些每日一点一滴消逝的事物,生活在...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