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慎思厚德

初二/议论文/935字/167℃/2025-05-15 21:26

厚德,犹大德。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淮南子·汜论训》亦谓:“故人有厚德,无间其小节。”厚德载物的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博学,意为广泛地学习。笃行,意为切实履行,专心实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内在联系。“博学”,意指广泛地学习人文知识及与科学文化知识;“笃”意指忠实,专注,一心一意。“笃行”,意指对事业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也包含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精神。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并非只取“博学”和“笃行”四字,而是包括“审问、慎思、明辨”在内的,由“博学”而“笃行”的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民政人以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为己任,非有过人之本领无以担此重任。以“博学笃行”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爱众亲仁”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记叙文秘密

    你们看过阳光姐姐写的没有秘密长不大那本书吗?如果没有看过,我推荐你们去看一看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肚...

  • 五年级|散文沙漠探险

    “经报告,有人在库本库里沙漠失踪。”其实我早已盼望去库本库里沙漠了!我和周佩轩约定先准备,下周一去库...

  • 三年级|其它我的中国梦

    让梦想插上金色的翅膀 飞过北海,越过南疆 满眼是苍翠的森林 蔚蓝的海洋; 战舰在领海游弋 战机在云端...

  • 五年级|其它忧伤的清明节

    初春时节的细雨,伴随着清明节静静地下着。天空低沉着,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心里是无尽的悲伤。伴着林里...

  • 六年级|其它雪化一化,就会有路

    ——宽容是一种阳光六年级 李璐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许多……雪花是纯洁无暇的,当她落下来后,大...

  • 初二|记叙文开在记忆深处的小花

    风还是暖暖的在耳边吹,一片片泛黄的树叶被做成书签,记忆像一条漫长的线,一眨眼却总是看不见。可是,只要...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