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有感

初三/其它/773字/160℃/2025-05-23 23:54

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人想进来,这便是“围城”。这是《围城》中关于人生的论述,《围城》没有哲学上生硬的说教,而是将哲理还原为生活。小说导读部分有这样的话:“这是一本有趣的书。郑重点说,是本睿智的书,因为它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在哈哈大笑或含笑、哂笑之时,你会叹为观止,会惊异于作者何以竟能做到这一步。”作者对人世和人性的洞察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人心已经窥探得一览无余。读着《围城》,既能刺着痛处又能挠着痒处,于是我在麻痹中被吸引了。

本书主人公方鸿渐是个留学生,家境中等偏好,于是便有了些公子哥儿脾气。那时候,出国留学已是中国的一大特色,留学生太多。物以稀为贵,留学生这样多已经不值钱,似乎连质量也大打折扣,远不如詹天佑们。方鸿渐虽无蛮横无理的脾性,也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但他却是个平庸的人。他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也爱自吹自擂。这样的人经历了求学的艰难,婚姻的困惑,终于明白了: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想进来。这就是人生的特点。

一本优秀的小说是包罗万象的,无论是谁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就在方鸿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似乎是志大才疏,放假时总是无所事事,爱好太多但都不精深,我就是生活中的方鸿渐。我想生活中的方鸿渐还不止我一人。《围城》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九个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记忆里,立碑立墓。”我也要让现在的自己死掉,让方鸿渐的灵魂从我身上撤走,把死掉的自己埋葬,立碑立墓,不用来悼念,而用来警示,让活着的自己活得更好。我会放弃自己的懒惰和自卑,重拾勤奋与自信。

《围城》中阐述的论点,不得不让人深思,人们一开始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然而当努力争取到了以后却已厌倦,不能适应它。所以除了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外,还要坚持下去,适应下去,包容下去。

《围城》就像一位智者,我们能从他那儿学到很多很多。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记叙文被冤枉的滋味

    被冤枉的滋味,真让人受不了。有一次,父亲珍藏多年的玻璃瓶被摔坏了,父亲认为是我弄坏的,因为在家里的时...

  • 初三|记叙文我了解的泰山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在古代,因其峻拔的雄姿...

  • 五年级|记叙文长城参观记

    长城,位于北京,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小时候只听别人说过,却从来没有亲眼目睹它的雄伟...

  • 初二|散文此去经年,无尘无染

    仿佛是春天的一个黄昏,一眼,又到了云淡风轻的季节。烟笼寒山,几缕薄风氤氲着朦胧,载着云梦般的世事,远...

  • 六年级|说明文严守革命纪律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我觉得邱少云是一位严守革命纪律的战士。说起邱少云,大人们可能都熟悉,可我...

  • 六年级|散文鞋垫情

    在我的鞋中一直躺着妈妈为我精心制作的鞋垫,它承载着妈妈对我的爱,也伴着我一天天长大。它红布的底子,上...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