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家

初二/散文/896字/292℃/2025-05-20 08:45

我对崔颢的《黄鹤楼》中的这一句诗印象最为深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读到这一句时,我总是不禁在想,我乡关何处,我的家在哪里啊……

我的祖籍在河南,从小就听爸爸一个劲儿地在说:“你是河南人,河南才是你的家。”但年幼的我对河南所知的也就是一个名字,对于自己的籍贯地也就是三岁的时候去过一次,印象也不是很深。由于我在天津出生,所以虽然一直被爸爸贯输着河南是家的概念,但骨子里还是认为天津才是我的家。

直到九岁时,来了杭州。到了小学里,同学们问我是哪里人,我立马回答:“我是天津人。”语气中透露着骄傲与自豪。但当同学们要我说几句天津话时,我傻了眼,自己待了九年的地方,竟对它的语言一窍不通。从这之后,我不太确定自己究竟算不算是天津人,天津究竟算不算是我的家了。又因为从课本上了解到河南是一个多贫困的省份,所以打心眼里不愿承认自己是河南人。于是,我开始不知道何处是家了。

来了杭州五年,西湖也去过几次。第一次去的情景已记不清了。虽然记不清,但也知道自己去过,所以当亲朋好友来游西湖时,也正因为自己去过,并不很在意西湖的美景,也因为去过太多次了,对西湖也有些厌烦了。

这个夏天,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想认真看看西子湖,这个曾使无数文人墨客乃至皇帝都魂牵梦绕的地方。于是,趁着台风过后的一丝清凉,又“故地重游”。也许是认真看了,所以感觉有些不同。有时会望着那些西湖胜景发一会儿呆,想像着几千年来那里发生的亦幻亦真的故事。也许是因为有了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才使断桥显得更多凄美;也许是因为有了梁祝的“十八相送”的典故才使长桥显得非比寻“长”。这才突然意识到,如果没有这些故事,西湖也只不过是个树多景美的湖而已。但是有了这些人文的景致,西湖更加人性化了。它见证了几千年来的变迁,却依然这样娴静优雅;它接受了几千年来的褒奖,却始终这样谦逊安逸。它一直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世人,感动着世人。

这一刻,我开始嘲笑着自己从前的愚蠢,也开始享受着西子湖带给我的感动。

也就在这一刻,我有了答案。

河南因现实成了我的家,天津因熟悉成了我的家,杭州因感动成了我的家,其实家在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呢?正所谓“何处是家,处处是家”!

  标签: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一|记叙文绝不妥协的鲁迅

    在我的印象之中,鲁迅的头发、胡须十分粗硬,一根根地张着,仿佛将全身的硬刺都张开的刺猬一样,向这个社会...

  • 初一|其它姗姗来迟的爱

    放下是和简单也同样困难,放下去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他是要付出很惨重的代价的!在时间的推移下,我慢慢把...

  • 初一|记叙文那一次,我懂得了宽容

    宽容,是心灵的伊甸园里流淌的一汪清泉,洗涤圣洁的灵魂;宽容,是心灵的百草园中明亮着的一盏街灯,明朗透...

  • 六年级|记叙文令我印象深刻的老师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羊坊店第四小学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都给我留下美好印象,他们教学认真,热爱生活,善...

  • 初三|记叙文一朵美丽的浪花

    我们的心灵就像一片海面,时而平静,泛起点点光芒,时而汹涌,卷起惊涛骇浪,但也会有朵朵柔软美丽的浪花轻...

  • 初一|其它给各位

    hi,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妹妹——小义。我要离开的事,想便大家都知道了吧。在这里,我不想再说什么了,...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