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三峡》

初一/说明文/715字/169℃/2025-05-21 23:15

学《三峡》这篇课文时,老师先教我们读了几遍,我根据老师的读音和节奏把不认识的字标上了拼音,又画好了节拍,有个地方“自非亭午夜分”,总容易把“自非|亭午|夜分”读成“自|非亭|午夜分”,于是我就多读了几遍,按照正确的读音和节拍,我把这篇课文背了下来。从书上我了解到作者的生平简介,老师又给我们补充了一点内容:《水经注》共40卷,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要想理解全文就得从词语先下手,把不理解和难以理解的词语向老师问懂,再对照注解和课文一并翻译。其中,活用词“奔”和多义词“以”尤其重要,必须牢记。

翻译了这篇课文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篇课文是先写山,在写水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可以调换吗?反复读了几遍后,我明白了:正是因为有了连绵陡峭的山势才产生了湍急的水势。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理解是正确的。《三峡》的语言文字优美,写法也很特别:结构上,采用先总后分,总写了山势的连绵陡峭,分写了三峡一年四季的景色,一年四季又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描写上,又采用正侧结合的手法,如第一段中的“重岩叠嶂”,就是正面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就是侧面写。在描写水势上,还举例说明夏水之急;语言上,精炼而准确,写山峰和柏树时,一“绝”一“怪”道出了三峡的地理特征~险;“清荣峻茂”简单的四个字,就绘出了一幅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旺盛的图画。结尾引用渔歌,又渲染了三峡秋季凄清悲凉的气氛。全篇文章的写法堪称叫绝,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读了此文,我收获不小:写景时,要注意正侧结合,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用词要精炼准确;阅读文章时,要学会咬文嚼字,体会蕴涵在字词句中的情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二|其它自由的枷锁

    夜幕降临,天空的黑色变得越来越浓郁,对于天生就适合生活在黑暗中它们来说,深不可测的黑暗是最好的掩护。...

  • 二年级|其它小满节气谨防六疾病 清淡素食有助防皮肤病

    一般来说,小满节气前后的皮肤病以“风疹”为多,其病因病机包括湿郁肌肤、肠胃积热等,所以在这时候皮肤病...

  • 六年级|散文仰望转角75°

    仰望角75°,看到了繁华碎影。在宝蓝的苍宇下,于城市的霓虹中徘徊,银色的星星离子跳跃在我的指尖,七彩...

  • 六年级|记叙文大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火箭般地冲出教师。开始了这热闹无比的30分钟热闹的大课间!看!我们班...

  • 六年级|记叙文我憧憬的初中生活

    白驹过隙,眨眼间,那充满着稚嫩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我们即将踏入那充满着“未知数”的初中生活……每次坐...

  • 五年级|其它美丽的清晨

    “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是经历了一夜沉睡后苏醒的婴儿,处处都显现着朝气和蓬勃,那花儿,那草儿,是那么...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