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乐”

高中/其它/827字/495℃/2025-05-16 02:32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看来,古时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渗透了禅意,方以道入土,归隐于山。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一篇《桃花源记》出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宁静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与他绝缘,并远离世俗而绝迹于他未来纯朴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许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隐于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畏,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洒脱!他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更不被朝廷重用。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一个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乎一心。俗话说得好,“心净自然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去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大隐隐于“乐”。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一|记叙文一个女孩的真实故事

    爸爸的生命像枯草,濒临着远离这个世界。妈妈的生活也像枯草,从此不再光泽。我的天空亦像枯草,失去了春天...

  • 六年级|记叙文校园的夜

    夜,消除了白日忙碌的身影,急忙地换上了一件睡袍与昼交换了身影。月光流泻在校园里,仿佛给地面镀上了一条...

  • 高二|日记致我最亲爱的老师妈妈

    2010年10月16日星期六天气:多云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老师...

  • 五年级|记叙文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

    亲爱的校长:您好!虽然学校现在打击学生买零食的罪行,但是我仍然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同学用零用钱买零食.要...

  • 五年级|记叙文我爱家乡的景色

    在嫩江之滨,乌裕尔河畔,有个美丽的城市——富裕县,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她素有酒城乳香之美名。富裕不仅...

  • 初三|记叙文六一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一个令我们兴奋的日子,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吧!那就是我们儿...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