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格列佛游记》——《利立浦特游记》有感

初三/读后感/700字/138℃/2025-05-08 22:11

不论是否真正读过,或者通读过,大约无人不知晓《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世界名著。就连我们的语文课本上也会有那么一小段的内容。

第一卷《利立浦特游记》是标准的讽刺,可是写得很迷人,虽说大家现在都承认小人国实际就是暗指英国,利立浦特宫廷也就是英国宫廷的缩影,但人们还是不得不佩服斯威夫特惊人的想象力。他何以会想得出小人国这么一个点子来的呢?格列佛与利立浦特人之间的大小比例为这一比例在全卷书中从头到尾都得到严格遵守,不曾出一点差错。从写作技巧上讲,这种视觉选择是天才的,而它产生的效果则是无处不在的幽默。我们当然知道作者是在讽刺,在挖苦,然而这种讽刺和挖苦是理性的、冷静的,甚至于是较温和的,作者还没有完全激动起来,他只是在煞有介事地给你讲故事,讲一串在我们读者看来是闻所未闻的有趣故事。

格列佛俨然以巨人的身份在由袖珍的人、事、物组成的利立浦特雄视阔步。虽然他也时常受到骚扰,经历种种不如意,在大街上走路必须时刻注意,以免一不小心就将人踏死或者将房屋踩塌,可他永远是居高临下的,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任其何等自傲自狂,在格列佛的眼中,永远只是一群荒唐愚蠢的、微不足道的小动物,格列佛从头至尾享受着“俯视”的便宜和痛快。当然,就是这么一个小人国其内部的腐败和纷争,也终有一天会将其自身毁灭。

我,作为读者就是这样被他——斯威夫特——这些故事给迷住了,忘记了它的每一个故事其实差不多都是有所指的。不论是“高跟党”还是“低跟党”,“大端派”还是“小断派”,甚至于像财政大臣这样具体的人,都可以从当时的英国上层社会找到他们的影子。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那么一些“有所指”的讽刺,其实也完全适用于整个人类,而并非不仅仅限于英国。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说明文浪费粮食可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也许同学们在幼儿园里就已经会...

  • 高三|记叙文木桶原理新解

    传统的木桶原理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它说明的一个道理就是木桶要装水,最关键的还是看最短的那块木板,它有...

  • 高二|记叙文成功的代价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要经历很多的挫折与磨难。有人会认为,那所经历的挫折如同被针刺般地让人感到疼痛...

  • 高二|散文四班的礼赞

    四班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一个普通的班级。四班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每次考试总败给一班,偶尔还会成为三...

  • 初一|记叙文古筝,我的最爱

    倾听那行云流水般的声音,使我不禁迷上了它。它——便是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的乐器——古筝。——题记记得第一...

  • 四年级|记叙文我发明的月羽屋

    刘希茹听说过月羽屋吗?哦,告诉你,那是我2021年的新发明。月羽屋是一种液体,可以用来涂任何东西,只...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