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非典型性文字狱

初三/记叙文/679字/250℃/2025-05-17 08:57

近日重读苏轼之弟苏辙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文中的一个观点让我眼前一亮——“文者,气之所形。”意思是说:文章,是由气组成的。这一观点我相当赞同。

写文章,就是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抒发胸臆的同时,个人的品行气度其实也跃然纸上。一个好的读者能从字里行间辨析出作者的思想品德。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流露出江南女子的思念,一股幽幽的女子小气扑撒在文章之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何等的雄阔,让人不禁颤栗在文章的大气之中;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公然在城门上悬挂一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如此骄横跋扈,好大的狂妄之气,中国人哪肯低头,一下联又挂城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高超的对联技术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之气;清代礼部尚书张英赋诗一首为家人平息了争夺建房用地之怒——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显示了张英的忍让之气;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挺起铮铮傲骨,浑身一股凛然正气!无数仁人志士,骚人墨客的气度在文章中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而现在的老师在教学生写作和读书时,一味强调体味字、词,疏忽了对文章总体思想的把握,也就是“气”的欣赏。他们不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给学生下了一道新的文字狱,亦称非典型性文字狱,这与苏辙和我的观点是相悖的。孩子们的娇嫩之气在老师的教导中日渐消散,走不出了“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俗套,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

“文者,气之所形。”是几百年前先哲们说下的精辟理论。让我们告别非典型性文字狱,培养自己的个性之气,做一个文化浪潮中的弄潮儿!

  标签:文字告别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记叙文三进龙宫

    这几天,天天下着大雨,我天天趴在窗前,望着纷纷的雨丝,心中暗想:龙宫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是淘气的小...

  • 四年级|记叙文开学典礼的遗憾

    在开学的第二周,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开学典礼。在这次开学典礼中,大队辅导员老师公布了上学期优秀大...

  • 三年级|记叙文第一次篮球比赛

    上个周六,我参加了训练以来第一次最正规的比赛,太多的感触使我不得不记录下来,也算我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吧...

  • 初二|记叙文握手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这是我在竞选市三好讲稿中的中心句。我认为我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有...

  • 初一|其它体味诗意人生

    “《繁星春水》”我轻轻地念着这本书的书名。这书名真好,赋有无限诗意,又包含了一种柔美的感觉,给人无限...

  • 一年级|记叙文我的“宝贝数学”

    小朋友,你是否非常盼望周末的到来呀?这个问题问得好像有点二。难道这世界上还有人不喜欢周末的吗?小朋友...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