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

高三/议论文/1174字/226℃/2025-05-06 21:25

记得放寒假的时候在书店闲逛,偶然看到韩寒的新作《他的国》,斟酌一会决定买来看看,这遭到父亲的极大反对,但由于用的是我过年的压岁钱,父亲并没有多做阻扰,我仍然买下了《他的国》。

父亲是极不喜欢韩寒的,对郭敬明也没有太大好感,虽说他对“80后”不存在偏见,甚至对汶川地震期间“80后”志愿者的表现很是称赞,但他却对“80后”文坛很是不屑。他觉得“80后”作家的作品并没有太多的内涵,是绝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就如琼瑶的言情小说一样,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在众多“80后”写手中,父亲犹“恨”韩寒,他认为韩寒怪异的性格以及他对社会的消极态度定会对当下读者造成影响。从第一部小说“三重门”起,基本上每部小说中都有对社会阴暗面的影射,甚至夸大,近几部书中犹甚。在此情况下,父亲反对,也算是理所当然。

诚然,我是绝对清楚这一点的。由于过分的偏科让韩寒极讨厌当下这种各科均衡的教育模式,于是自成名起,他就没有停止过对教育的抨击。教育制度确实存在缺陷,但韩寒表现出来的态度实属激进,对我们这些还在挤独木桥的学子来说,当然会有不良影响。而对比同为“80后”的郭敬明,两人却完全相反。郭敬明文风忧愁,却“秋意太浓”,20多年的人生便好似尝尽了人间苦痛。在他的书里,青春必然要忧伤,正应了他的那句“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以至于读他的文章,眼前的画面都是灰蒙蒙的。

但是我仍关注他们,仍然保持理性地支持他们。我看过的他们的书不多,但是却尽量了解他们的动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代表着“80后”作家。

从看过韩寒的第一部书“三重门”起,我就对他的风格产生了兴趣,在他营造的幽默的故事情节中,明显隐含着一个年青人对青春及社会的看法与思考。虽说文风与小四大相径庭,但结尾处却总能让人觉出淡淡的愁绪,在一番调侃、讽刺、无厘头后,总是主人公一人和着孤独的背影结束小说,这暗含着的愁绪,除了反映作者对社会阴暗面的夸大成分外,是否还有独特的青春的伤感?

这种伤感定是感性的,就如翠翠那薄薄的凄凉一样,是青春期自然流露的,也是大龄作家不具备的“80后”的特点,哪怕是有着“童姥”之称的美女作家蒋方舟,也会在其作品中似有似无地添加进这些元素,以标示出青春的印记,特殊的印记。

我支持他们,除了因为喜欢韩寒的荒诞、小四的华美,自然还包括这独特的新一代人的印记,不管他们好坏与否,他们终究代表着这个时代,打着这个时代的年青人特有的青春烙印。我作为一个接近这个时代的年青人,应该对此有所关注。

“80后”终将过去,他们的作品也许真的会如琼瑶小说一般被人遗忘,但是,他们始终引领了“80后”的文坛。无论怎样,我仍为他们感到骄傲,因为他们让社会了解了我们,了解了“80后”的年轻人。就算待他们老了,能写下真正经得起历史洗刷的作品,得到历史的肯定,但那已不属于年轻人,已不再有青春的真实情感。“80后”终将会留下些什么。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其它拔花生

    一大早,妈妈就叫我起来,对我说:“颖,今天我们要去拔花生快点起来!”因为我从来没有拔过花生,所以,我...

  • 六年级|读后感《建国大业》观后感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影片《建国大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它标志着历经沧桑,多灾多难的中...

  • 初二|记叙文书籍带给我的快乐

    在人生的生活之中,有很多的事物是我们不能缺少的。有的人认为是金钱,还有的人认为是金银珠宝,可是我认为...

  • 初一|记叙文我的芭比娃娃梦

    我的 芭比娃娃梦(回忆文)我是一个不席想长大的孩子,我渴望时间能停留在我那快乐的童年之中。因此,我总...

  • 高三|其它过年初中作文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

  • 初一|散文生命不容轻易亵渎

    每每提到“生命”两字,总觉得沉甸甸的。尽管在常人眼中,“生命”不及生物学里描述的那样具象,是人意识中...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