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秋》读后感

高二/读后感/1173字/192℃/2025-05-09 02:12

小编导语:巴金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家》、《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现代的《红楼梦》。因为小说通过一个封建家庭的四分五裂,最终衰落,说明了历史的真理:罪恶的封建制度必然崩溃,民主革命必将到来。

读完一本书,无论如何都有冲动写一篇读书心得,那种感觉是很棒的。

《秋》的情节安排明显比《春》紧凑许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潮迭起。现在想来,《春》更像是一个过渡,花了大笔墨讲淑英觉醒到出走的过程。没想到的是,读《家》时最喜欢的觉慧,随着《家》的完结,竟再也没出现过,当起了隐形人。倒是觉民的个性越来越鲜活,淑华也越来越讨人喜欢。

巴金在序中提到自己写《秋》写哭了,本打算安排觉新自杀,拆开觉民和琴,让觉民被捕。但是,温暖的友情让他放弃了灰色结局。确实,结局不坏,在觉新给觉慧和淑英的两封信中平静又意味深长地结束了。那两封信又读得我小小感动。

刚读罢卖公馆分家的高潮,一面叹惋一个大家庭的没落一面期待着觉新等兄妹的新生活,作者却让故事戛然而止。“亲爱的读者,你们应该想到,生命本身就是不会完的。那些有着丰富的(充实的)生命力的人会活得长久,而且能够做出许多许多的事情来。”其实关于搬家之后的一些近况,在觉新的信中作出了简单的交代。读《秋》正读得酣畅淋漓之时,却被作者突如其来的尾声搞得意犹未尽。这种感觉就像,心情激动精神紧张地看完《秋》,抬头看看窗外,风轻云淡,谁曾想到昨日大雨瓢泼。还沉浸在淑华觉民一场场“目无尊长”的抨击中,读来大快人心!还无奈着淑贞的跳井、枚表弟的病逝,又想起瑞珏、梅、蕙等一个个年轻生命被封建礼教摧残致死,真有点愤愤不平。当觉新终于说出“我办不到”的时候,着实欣慰了下!

现在的我和觉新差不多一个岁数了,我想若是再早些年看《春》《秋》,心情会更激动吧!读《家》的时候比觉民觉慧小一点,也正好在一个叛逆期,于是当时对觉慧敢于反抗的精神非常欣赏。读罢《秋》,发现自己真是越来越觉新了……同时也唤醒了曾经那个叛逆、愤世嫉俗,有梦想有实际行动去追求梦想的那个我。虽然现在的我也是带点叛逆,厌世恶俗的,却已不再那么锋芒毕露了。至于梦想么,渐渐沦为幻想了~

一向对美食敏感的我,也留意了《秋》里面的吃食。凉拌蜇皮,椒麻鸡,火腿,皮蛋,粽子,盐蛋,多角形的小块点心蒸蒸糕,猪油米花糖,绿豆夹沙饼以及冰粉儿。小说也因为有这些食物的出场显得更饱满更细致更亲切。最后觉新在信里提到搬出老家后,他们“早睡早起。十点钟开早饭,四点钟开午饭,另外吃早点消夜,都是在外面去买。”原来他们一日四餐呐。

其实《秋》并不像“秋”这个意象给人感觉阴郁萧索。“并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过了,春天就会来的。”分家之后的日子虽然清静,我却怀念起了觉新他们兄妹几个在老宅里嬉笑打闹的那些美好回忆。

美好的与不美好的,通通随着老宅的完结,成了永久的记忆。

  标签:读后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三|其它春节“年味儿”

    春节的韵味难以抑制,竟忘了我还在成长,我还是那颗星星,只属于那片天空,礼花四溅…… ——题记百里不同...

  • 六年级|记叙文我与宋庆龄纪念馆的故事

    今天我与李好一起来到了宋庆龄的纪念馆,当我们走进大门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座小山上修筑了一座小亭...

  • 六年级|记叙文小男孩的梦想

    一个小男孩从小就喜欢飞机,制作和设计飞机模型。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飞机的身上。老师几次告诫他:...

  • 六年级|其它穷人第九段扩写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了,...

  • 六年级|记叙文智力心的较量

    阳春三月,春光普照大地,警予学校六年级拔河比赛正在紧张激烈的的进行着。我们的心情都很愉快,随心所欲的...

  • 六年级|记叙文冬天的校园

    冬天,一下雪,校园里到处都是白雪一片。到太阳出来时,照耀到校园里的白雪上。那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