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懒惰的智慧》有感

初二/其它/893字/135℃/2025-05-18 23:43

读过《懒惰的智慧》,文章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懒惰与智慧间微妙和谐的关系,这又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家长老师们的口头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有着什么关系呢?

文章作者利用了多个论据向我们证明他的主观思想,这些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了“懒汉”往往拥有比其他人结构更加严谨敏捷的逻辑性思维,因此能够极快地适应并处理各种事务,在各种“偷懒”中不断地增长着思想与智慧。但是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角度来议论这个观点,就显得促襟见肘了。试问,一个人只知道空想,但是没有任何实践,能办成什么事呢?答案是一事无成。就像孔子在学习方面的学思观点上认为的“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懒汉”们往往被认定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可见想要办成办好事,“勤奋”必然也是“懒惰”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

再拿几个小故事讲讲吧。哈佛大学是众所周知全世界最着名的学院之一,能够去那里深造一番的无不为出类拔萃的天骄之子。在哈佛有个有趣的现象,书籍在学院里几乎是随处可见,每天凌晨四点半,学生们就已经早早聚在一起旁若无人地专心攻读,后来也有了《哈佛凌晨四点半》的这么一个节目。里边提起过一个哈佛新生开学时在功课上偷了些小懒,结果后来因跟不上教学进度而被迫退学的事例。因此在校的学生们也多出了一则潜意识,如果没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勤奋,那么你便无缘哈佛。

儒家创始人孔子晚年酷爱《易经》。虽然《易经》生涩难懂,学起来很吃力,但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由于他刻苦学习,勤展竹简,次数多了,竟连皮筋断了三次。这便是成语“韦编三绝”的由来。勤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纵古观今,不论是知识上还是思想上,勤奋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人们的各种不足,且能够持久有效地巩固下来,化为己用。

“懒惰”与勤奋两者相比较,客观看来,前者更优于思想,后者更优于行动,相对而言却又是缺一不可。那我们个人又该怎样在两者之间取舍呢?最好的方法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留下“懒汉”的迅速完美的思维,从小事中培养勤奋的好习惯,相互结合,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初二:傅维邦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二年级|其它叫不出名的树

    我在天钟山的山门看到一棵叫不知名的树。它长在池塘边,开了很多很多白色的花。风一吹,树上的花一朵一朵地...

  • 六年级|记叙文绿玫瑰

    玫瑰,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花,因为它拥有多种颜色,而且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是一种不同的意义。列如,红色代表爱...

  • 高一|散文站在文学的门口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视门内流连的,是笔墨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

  • 三年级|记叙文我学会了番茄炒蛋

    今天,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只有我和妹妹在家。“姐姐,我饿了。”“好,姐姐煮番茄炒蛋给你吃啊!”我想起...

  • 六年级|记叙文“送”菜

    在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点关心、爱护,人人都稍微为别人着想,就会带来无限的幸福。有一天,我和妈妈上街买菜...

  • 六年级|记叙文冬日“变形”记

    春天是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夏天是烈日炎炎.热情奔放的;秋天是瓜果飘香.果实累累的。而冬天又是怎样的...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