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应对策略

高中/其它/1534字/332℃/2025-05-02 02:53

高三作文训练七: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应对策略

知识例话

考察历年来话题作文的变迁,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出在命题方式上话题作文已由简单的概念型、判断型话题向复杂的关系型话题转变。再看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4份试卷外其余所有试卷均延续关系型话题作文模式。这种转变对话题作文在写作范围、对象上加强了制约。不少考生对此缺乏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不会审题或审题不严,作文答卷偏题离题者非常普遍。

(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整理)

针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特点,我们认为应将审题的重点放在审读话题这一环,在把握话题内部辩证关系上做文章。这就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辨眼光,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应初步学会联系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等,并最终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话题作文审题中加以灵活运用。

以2003年全国高考卷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型话题作文为例,首先,考生在审题时应从两者的因果关系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思考;其次,考生要运用辩证法思想,在把握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是否必然性上做文章。即思考是否感情亲就一定对认知事物产生正面的影响;最后,在种种不同的思考中把握住根本性、结论性的东西,将其作为文章的主题思想。

在考生的实际写作终,审读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话题,容易陷入两种误区:

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如浙江省2004年高考作文题所给话题为“人文素养与发展”,许多考生未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

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关系型话题作文要突出关系不假,但文章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004年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考生在审题时能以“遭遇挫折”为侧重点,能够从如何对待挫折这个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于两者关系间泛泛而谈,那么文章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面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的逐步显山露水,审题问题更应引起每位同学的足够重视。否则,考场上费尽了心思,却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摆忙活一场,岂不可惜?

话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纽约市穷人居住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因偷窃面包而被告上法庭,她偷窃的目的是为了喂养她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因为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

按照法律她应该被判10美圆的罚金或10天的拘役。这时候一位中年男人向老太太鞠了一躬,并掏出10美圆放进帽子里,同时向众人说道:“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时任任纽约市市长的拉瓜地亚。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地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50美分放到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老太太看到这个场面,痛苦流涕。

法律是严肃的,执法者不被感情左右,是职责;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又是人性的本质。请以“法理和人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800字左右

(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整理)

写作提示

关键是抓住“情与法”对立而统一的辨证关系,法虽不可为情左右,但法的本质是以规范来约束行为,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情感交流的根本保证,现实中法律也在不断完善更新,人道主义的关怀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情不可以驾驭在法律之上,如果“以情代法”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只有认真执法并且结合实情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才能使“法理和人情”更好地统一起来。

  标签:话题关系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一|记叙文面具

    面具,面具!四周都是戴面具的人,我找不到Jane了,它融入到那些人当中,让我分辨不清她的方位。所有的...

  • 初二|其它在文字中畅游

    轻轻地叩响记忆的门扉,十四年花开花落,都沉浸于最初的梦魇;十四个春夏秋冬,用文字谱写出了恒久的曲目。...

  • 初三|散文致小荷朋友

    清晨醒来,打开天窗,呼吸最清新的空气,可不见太阳.无所事是,打开电脑,漫无目的的游荡,只是找不到一个...

  • 初一|散文纯净美好的生活

    岁月的流逝,生命需要一种成熟的积淀,但骨子里还留存着那份久远的童年情趣,这就是生命对现实中的一种硬性...

  • 初二|记叙文激情之春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它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人们忙忙碌碌奔波了一年,在不经意...

  • 四年级|记叙文我爱绿叶

    瑰丽芬芳的花朵,使人一见就产生爱慕之心。古今中外有多少诗赞美过它的艳丽,有多少画家描绘过它的风姿。可...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