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传说

初三/其它/690字/443℃/2025-05-02 16:48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标签:腊八节传说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三年级|记叙文珊瑚石

    我八岁的时候,爸爸从海南给我带回来一块珊瑚石,我对它爱不释手。它浑身洁白,上面五块突起的部分就像如来...

  • 五年级|记叙文我最喜欢的运动

    大家都有自己的爱好,我也不例外,我就喜欢打乒乓球。我是这样爱上打乒乓球的。爸爸给我买来了一副拍子,让...

  • 六年级|记叙文赞美我心中的母亲

    台历即将翻开新的一页──这一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节日──母亲节。望着那台历,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妈妈。她个...

  • 初三|其它圣诞破案

    昨天是平安夜,传说一点钟左右,一位老人——圣诞老人会来到人间,把礼物发给一年最乖的孩子们。以前过了平...

  • 六年级|记叙文给小猫洗澡

    暑假里的一天,天气十分炎热,我家的小猫非常地肮脏。可它总是用头蹭我的腿,或者跑到我的床上打滚。于是我...

  • 初一|其它爸爸的眼睛

    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里想什么,通过眼睛就能看出来。告诉你们吧,爸爸的眼睛会说话。你们可能...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