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端午节

六年级/说明文/833字/496℃/2025-05-11 19:49

沿着漫漫的历史长河,穿越到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官员叫屈原,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但他怀才不遇,被贬官流放。后来屈原的国家灭亡了。屈原心如刀绞。他在农历五月初五写下了最后一首诗《 怀沙 》 ,然后抱着石头投入了汨罗江自尽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争先恐后地划着船来救屈原。可他们一直追到洞庭湖,还没有看见屈原的踪影。人们悲痛欲绝,生怕鱼虾来吃屈原的尸体,于是用那棕叶包着糯米扎好扔进水里,给鱼虾去吃,端午节就由此而来。

随着两千年了历史过去,人们逐渐淡忘了一些端午节的习俗,但河南那一带还保存着一些的民俗。

河南农村的端午习俗丰富多彩。有民谣这样说:“五月五, 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早上,人们吃粽子以此纪念屈原。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一个普普通通的粽子,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希望。

河南当地不仅有端午食粽的习俗,还有系五彩绳的习惯。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各家大人大事之一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这天佩戴香囊的,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河南的端午节还有很多民俗,比如:喝雄黄酒、插艾叶、回娘家、赛龙舟、吃鸡蛋等。河南的节日习俗犹如天上星星,数也数不完,而且又是那么的有趣!

  标签:端午节河南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其它小布头遇险

    笑了好久,大铁勺看了看窗子外面,说:“哎呀,咱们说了好半天话儿,天都这么晚了!”小布头也抬起头来,朝...

  • 高一|散文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

  • 初一|记叙文我最佩服的运动员——刘翔

    在运动员中,有许多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运动员。在这其中,我最喜欢最佩服的运动员...

  • 六年级|读后感给精神补“钙”——读《中国少年在美国军校脱胎换骨》有感

    我国孔子的第77代传人—孔一诺,他的母亲从不溺爱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就让他从中国到美国军校去锻炼。在...

  • 五年级|散文善良掩盖了罪恶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人:面目清秀心地也善良的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善良上帝创造了世界,给...

  • 四年级|其它国庆长假

    10月1日上午九点,二姐突然打电话过来,问我要不要带婉婷过来我们家,我答应了,高兴地跳了起来。婉婷来...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