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诸葛亮的几大险计

高二/议论文/800字/339℃/2025-05-11 06:20

读完《三国演义》,最大的感触就是诸葛亮很聪明,就像鲁迅先生所描述的,诸葛亮“多智近妖”。正是他的计谋深远才使得蜀国三分天下。他一生用计无数,特别是其中的几个惊险的计谋更是让我佩服,那就让我来阐述一下我的鄙见吧。

“三顾茅庐”是他踏上仕途的第一计。他深居陇中,“卧龙”的名声却传得很远。为的就是引起贤主的注意。当刘备慕名前来时却吃了他的闭门羹,但他知道刘备思贤若渴,必定还会来,再加上诸葛亮的几个好友在沿途的谈论,更让刘备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有了“凡三往,乃见。”但他这个计很险,如果贤主不是刘备,或刘备不是求贤若渴,那会怎样呢?虽然他自比管仲,乐毅,说不定碌碌一生,虽是“卧龙”却没有游弋的江河。当然他那“指挥若定失萧曹”的军事才能无法展现,也不会有“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出师表》,更不会使“诸葛大名垂宇宙”了。

“草船借箭”是他寄人篱下时的险计。为了联合东吴抗曹,他不得不接受周瑜的命令,并且还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十日造不成十万只箭甘受惩罚。这样正中周瑜下怀,周瑜早就想借机除掉他了。但诸葛亮早就算好了时日,准备去曹营借箭,最后轻松地完成了使命。如果那天不是大雾,如果曹操不疑心,他的十万只箭从何而来?他只好回去受罚。

“空城计”恐怕要算诸葛亮一生最险的计了。用空城计也实属无奈。当时大军压境,自己又没有可支配的军队。只好冒死一试。诸葛亮一生谨慎,不会冒险的。司马懿深知这一点,于是在大军临城时也不敢贸然进攻,他相信里面有埋伏,不然诸葛亮怎么会泰然自若地弹琴呢?最终决定后军做前军撤退,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如果带军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一介莽夫,管他什么诸葛亮,什么计谋,只是率军直前,说不定诸葛亮已成阶下之囚了。

但那些都是“如果”,诸葛亮的计已成功,如果那些“如果”是真的,我相信凭诸葛亮的智慧也有解决的方法。他的计看似惊险,取胜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就是我读完“三国演义”后对诸葛亮的计的鄙陋之见。

  标签:诸葛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二|其它执笔流年

    开始写,就想到一句话“如花似眷,终抵不过似水流年”呵呵,是啊,我们的青春,也终敌不过时间。有时候,我...

  • 六年级|其它冬天的温暖

    最后一抹斜阳消失在天边,逐渐昏暗的天空中,稀稀落落地闪烁着几颗苍白的小星。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笼罩着一...

  • 五年级|记叙文“马厩”之战

    好几天没有好好整理教室了,教室脏得可以跟马厩相媲美,到处都是纸片、灰尘。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老师让...

  • 五年级|记叙文零分

    一个学校在考试,一个人考了零分,一个人考了九十九分,老师把考九十九分的人赞扬了一通,把考了零分的人臭...

  • 六年级|散文皇帝感

    胡彦斌 的皇帝使我深受启发,脑子里不停的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无止境的在我脑子里打。在胡彦斌 所的唱之...

  • 高中|其它给罗爷爷的一封信

    第1篇:给罗爷爷的一封信 50字敬爱的罗爷爷:您好!当您看到这封信时,一定很纳闷:这是谁给我的信呢?...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