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雪域莲花——藏戏

初二/散文/1273字/240℃/2025-05-13 17:11

婀娜的舞姿,是它响彻中原的美誉,浑雄的歌喉,是它几个世纪不变的声音,朴质无华,是它贯彻演者心中的信念。

没有奢华的剧场,只需席地而坐,没有炫丽的舞台,只要一块羊毡做背景,更没有隆重器乐伴奏,只要鼓钹响起。一切便足矣。这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藏戏。

我不仅着迷于藏戏,它神奇的历史文化也深深吸引着我。

而藏戏文化的起源,还要追溯到六百年前,当时,噶举教僧人唐东杰布,一次次亲眼目睹旅客被滚滚江水吞噬,看见牛皮小船在江中弱不禁风,而自己只是无能为力。所以,这个清贫的道僧不安于现状,他心中立下宏愿,发誓在西藏每一条江上搭建铁桥,为百姓的安全保障,为人民的幸福谋利。以后的日子里,他每天去别人家化缘,借点钱财和一些铁块,这样日复一日,他一口气干了三年。可仅靠这样的微薄之力别说搭桥,就连建一座小庙也难比登天。可是。他的执着感动了上天,上天便派了七位仙女前来助他。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七位能歌善舞,美丽动人的姑娘,突发奇想之下,这八个人组成了首个藏戏班,就去四处讲佛法或各地演戏赚钱建桥,就这样,他们广济钱财,劝人行善积德,一个个农民工人跟他们搭桥,一位位青少年随他们演出。最后,那个蒙受他人耻笑的僧人却在西藏建成了五十八座铁桥。让我们再一次记下了他的名字——唐东杰布。藏戏文化的开山鼻祖。

藏戏文化传承至今,已有六百余的历史了,比我国有名的国粹—京剧还要长两个世纪。六百年里,它经受无数次风雨洗礼,但仍保存至今,而说到底,六百年的历史变革,为什么它能一直传承下去?很简单,就是质朴,它没有美丽的背景,只有几张大帆布。人民却对它无比喜爱。它没有固定的剧场,观众席地而坐。看着令人动容的表演却使观众历历在目。它没有专业的演员,但那一招一势却飞进人们的心里。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藏戏文化,还被任命赞口不绝,它表演形式繁多,种类各具特色,题材新颖。现在的藏戏文化正在一步步与时俱进,脱离了旧时以白面具为形式的表演题材,而用了以蓝面具。独角戏为首的几大流派。与前一种比较,它的表演潮流更加开放,演员表演形式更贴近历史,贴近生活,唱腔更具魄力。表演题材用说唱的形式,由一个人用快板向观众解说表演的过程,其他演员分饰不同角色,每个人都带着面具。权威性人物持红色,神圣的人物持黄色,而邪恶的人物则半白半黑,表现其压抑和恐怖……各个性格鲜明。演员表演的动作特别到位,也正因为这样,会场被观众时常围个水泄不通。表演形式有舞蹈。武术。动作形象,或爬山,或行船。或骑马。或斗妖。或礼佛。其动作无不散发着藏戏文化独具的特色与魅力。

对与我来说,初听到藏戏便令我折服,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那洪亮的声音深深打动了我,那声音好似冰川上涓涓流水,潺潺而下,互之碰撞,扣人心弦。又好似万马奔腾,马蹄声在旷野间回荡,令人为之震撼。或行云流水,轻柔缓和;或高山峻岭,威严雄浑;或鲜花遍野,引人入胜……不由感叹,藏戏真好比一册沧桑的古书,至今翻阅,依然还令人陶醉其中。

藏戏文化,以它质朴的性格,成为六百年不被世人遗忘的传世根本,犹如一位少女,曼舞在旷野草原,又似一朵雪莲,开在雪域高原。

初二:姚远

  标签:中国莲花雪域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三年级|记叙文夹豆子

    上课铃响了,王老师走进教室,她手里拿的不是课本,而是一个袋子和两个碗,还有一双筷子,同学们感到很奇怪...

  • 初一|记叙文汉字真有趣

    汉字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字越来越受到各国的珍爱,它之所以受宠,就是因为...

  • 初一|记叙文难忘的第一次——北戴河之游

    从小到大,我去过许多地方,有北京武汉青海九寨沟……但最难忘的一次要数去北戴河的那次了,那次,我第一次...

  • 高一|其它梦魇共魂,十年回归

    一望无际的黑暗将我包围,面前像是有一层雾。压抑的黑暗使我喘不上气,我慌乱的跑着..似乎跑了很长时间,...

  • 五年级|记叙文电脑课

    “哇!又到星期五了,下午我们又可以玩电脑了!”我们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欢呼着。下午,我们考试考好后,我...

  • 四年级|记叙文老鹰和狐狸

    在一片大森林里,一只狐狸和一只老鹰成了一对好朋友,他们在同一个树上建立了家。狐狸在树根上建了一个洞,...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