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不该被淘汰——读《那树》有感

初三/读后感/798字/110℃/2025-05-17 09:44

树是世袭的土着者,是春泥的效死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适者生存”,当然跟不上步伐的就会被淘汰,这是现代社会所有人的思想。但是,读了《那树》这篇文章,彻底改变了我的思想,作者利用那棵树各个方面的遭遇从而反映出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不经意间淘汰了许多不该淘汰的东西。

谈回报——“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茂密的树叶给行人带来凉爽;树上鸟儿欢快的叫声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美丽的枝叶给情侣创造了惬意的环境。但是“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人们却嫌那树碍眼,它为人们付出了那么多,无怨无悔,最后人们却在一夜之间结束了它的生命。那树庇阴人类,保护大地,竟被人们因私利砍伐殆尽。

谈对老者——本文表面上是写了老树的一生。当然,联系到人类社会,是否是在隐喻现代人对老者缺乏尊敬呢?那树在那里立了那么多年,默默为周围的人们奉献着自己仅有的一点利益,可人们为了发展却毫无留恋将它淘汰掉。从另一个角度想想;父母天天陪着我们把我们养这么大,这么多年默默为我们付出,但现代社会有许多人为了自己的事业,弃自己父母不养的不计其数,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在街头随处可见。

谈创新与传统——人们为了发展,却在不经意间丢掉了许多不该丢掉的东西。发展的确需要创新,但是有一些历史和传统是不可以淘汰的。那棵树并没有影响到道路的修建,人们却将它砍掉。如果人们为了发展经济,把所有的树都砍伐掉,到时候道路四通八达,到处都是铁路。但是,如果有一天发生洪水,泥石流,没有了树木的支撑,我们该怎么办?这与历史潮流的发展不是也一个概念吗?作者由那树悲壮的人生,暗示着工业文明血腥的征服农业文明,也照示着时代潮流对一切传统事物的冲击,人类的建设活动在不断的破坏着自然环境,就连街区百年老树也遭到灭顶之灾。人类是不是应该深思呢?

湖北恩施初三:七星芫

  标签:东西淘汰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六年级|散文珍视亲情回报母爱

    珍视亲情 回报母爱(一)一朵云随着相机“咔嚓”一声,把瞬间变为永恒,但照片里,那副美丽的容颜,却不会...

  • 五年级|记叙文第一次煮饭

    在我出生到三年级,爸爸妈妈是最疼我的,什么活儿都不给我干,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恐怕从出生到三年级...

  • 初二|记叙文帮助他人是自己的幸福

    我生长在一个知书达理、文明礼貌、充满爱心、和谐温馨的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与同学相处,关心爱护他...

  • 六年级|记叙文大胃王

    我们班有个“天下无敌大吃神”,知道是谁吗?对了,就是——郭晓峰!他的饭量可惊人了!吃早饭时他一定会说...

  • 初二|其它三千界

    --[……可是,天棱不知道的是,倘若自己能预测未来,一定不会好奇的去寻求羽墨的身份……不会好奇的进入...

  • 六年级|记叙文鸡汤里的爱

    爱,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爱,是荷叶上那晶莹的水珠;爱,是划破静寂苍穹的璀璨流星;爱,是人与人之间最伟...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