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

初一/散文/772字/404℃/2025-05-17 16:19

七十年代,在中国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有一名中学女生叫张玉勤,她在一次外语考试的答卷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当接班人!老师在她的答卷上批注:马振扶有个张玉勤,不学外文想成神,……。面对老师的批评,她思想压力很大,最后,她跳水库自尽了。造成了轰动一时的马振扶事件,当时正值文革,受此事牵连,她的班主任、校长锒铛入狱,上百人遭到批判,而全国学校的教学也一度一片混乱。这是文革时期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悲剧之一。是万恶的英语杀死了这个花季少女?其实稍能明辨是非的人都能想出,真正把她逼上绝路的,不是具体的语言知识,而是当时社会和主流话语中对知识和文化的敌意与无知。无知者无畏,这大抵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对外语学习的偏见和藐视。

也许是历史在开玩笑,文革却有这样一段轶事年12月23日,周恩来抱病飞赴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筹备工作的情况。王洪文也到了。毛泽东再次明确表态支持邓小平,说:“你们留在这里谈,告诉邓小平在京主持工作比他强。”毛泽东指着王洪文对周恩来说,“他没有邓小平强。”一边说还一边在纸上写了个“强”字。一心想抢班夺权的“四人帮”之一王洪文不懂英文的意思是“政治”,在一边木然。如果这时王洪文知道外语的重要,也许就不会去树张玉勤那个典型了。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但是,学习母语并不是一定要我们排斥外语,在我们学好母语的同时,掌握一到多门外语,同样也能使我们更多更好地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对我们的民族生存发展同样大有裨益。

  标签:母语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三|散文一棵树的心里话

    我是一棵树,一棵高大粗壮的大树。我能长这么大,多亏了人们对我的栽培。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只是一株弱不禁...

  • 六年级|散文不舍与割舍

    六年了,六年的我们已经情深似海。想想即要离去我不舍,很留念。六年的情如今就要在挥手中离去吗?从未有过...

  • 四年级|记叙文跳绳比赛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五下午,我们回民小学举行了隆重的跳绳比赛。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报名。我有幸...

  • 初二|其它茵沫森林

    这是本人自写的作文,纯属原创,希望能提写宝贵的意见!安诺生活在一个繁华的大都市里,四周林立着无数的高...

  • 初一|散文我幸福地成长

    我想,从每位同学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若不出意外,定是接受了幸福的洗礼。家庭、学校、朋友、社会,都会随...

  • 初一|记叙文假如我是那片雪白的羽毛

    我不知道从哪儿来,也不曾想到哪儿里去,而我只想在空中漂浮,游荡世界,用我洁白的毛羽吹拂大地,用我那简...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