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接受都需要胸怀

高三/议论文/766字/146℃/2025-05-13 07:45

如今,物质资料丰富的年代里,给予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了。那些慈善家们,那些富豪们,动辄就捐献几百万来救济贫困地区或者是灾区来回报社会。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是温情的,而非冷漠的。常言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而,我们乐在给予。

给予是人生价值的承担,一个人想要实现价值,就必须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从微观看起,洗脚妹刘丽,工资微薄且劳累,却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为那些缺少资金而无缘大学的学生献出一份力。他以他瘦弱的肩膀扛起了重任,以善良为力量,无偿帮助学子圆梦。尽管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已经无缘大学,他不嫉妒,不忿恨,而是以自己受过得苦别人不要再受为操守,去帮助别人,点亮他们的人生。博大胸怀去给予,不求回报。这是他的价值啊!

可是接受方呢?

如果说接收方一定要回报,那是自私的。给予的目的不能是回报,也不应该是回报,给予是内在心灵的意愿,我之所以给,是因为我想给。给的结果不一定是还。但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坦然接受。

曾经看到的一则新闻,富商捐助贫困生入学,可是当记者问贫困生对富豪的谢意时,贫困生竟说:我们两者是互利的,他消费我得到了名声,所以我不需要谢他。显而易见,毫无谢意的贫困生是没有胸怀的,他过分重视了利益关系,却忽视了自己的情况。如果没有富豪的帮助,他可能永远也上不了大学。贫困可耻吗?当然不是。可富裕就可耻了吗?仇富心理是心理不平衡,又怎么能对善意地帮助带上有色的眼睛呢?

城市对农村的帮助也如此,希望工程一对一的拍照,却显得对比如此鲜明。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农村小孩们抬不起头,让他们内心的自卑感越来越强烈。

由此可见,给予需要胸怀,接受又何尝不是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又怎么能因为一点尘埃,就见不到珍珠呢?

遇上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吧;面对他人对你的关心,接受吧。给予是蒲公英,接受是土壤,只有结合,才能永存。

  标签:给予胸怀接受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议论文阳光就在自己头顶

    一位农妇种黄豆,由于天气干旱和地鼠为患,她把种子埋得很深。过了几天,农妇带上年仅六岁的儿子去察看,翻...

  • 六年级|记叙文我的继母

    我 的 继 母冯家口镇于庄子小学六年级 高宏达我的母亲在我刚出生后九个多月,因病去世了。我爸爸为了多...

  • 高三|记叙文追忆我和朋友一二事

    他个子不是很高,但是穿的很干净整洁;他的眼睛不大,但是却炯炯有神;他的嘴巴不大,但是能说会道、讨人喜...

  • 六年级|其它古树写给人类的一封信

    有一棵参天大树,它活了数千年,一直保持着红花绿叶,还帮助过不少动物。动物们十分感激,于是一直帮古树浇...

  • 二年级|日记有趣的数图形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目(如下图):拿到题目,我连忙一个一个的角数着,我觉得特别麻烦,我就叫爸...

  • 初一|记叙文春日阳光

    春天,太阳是温暖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春天,充满了生机,使人们充满了希望。...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