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白洋淀庙会文化

初二/记叙文/1342字/328℃/2025-05-14 02:55

我的故乡在白洋淀,这个寒假的春节我在白洋淀度过的。我不仅体会到了浓浓的节日喜庆,更体会到了它的民俗文化。虽说白洋淀是北京的“近邻”,但它们的许多民俗文化都不同呢!

春节,白洋淀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空气中的那种燃烧过的鞭炮味久久不能散去,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他们都喜气洋洋的,仿佛一年的辛苦都能被这种喜洋洋的气氛化解掉似的。好多大人都拉着小孩去逛庙会,小孩都兴高采烈地抱着玩具,握着冰糖葫芦,穿着红棉袄。一眼望去,满眼的火红,满眼的喜庆。要知道,过年逛庙会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于是,我随着人群去逛庙会。在庙会门口,人愈来愈多,真是人山人海。终于进了庙会,我慢慢地往前溜达,一边走,一边看着四周的景象,真是目不暇接,有舞狮的,有跑旱船的,还有踩高跷的……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看到这,我不禁有些奇怪。我问妈妈:“庙会是怎么由来的呢?”妈妈细心地给我解释着:“庙会起源于辽代,从元末明初开始发展。后衰败于抗日战争。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恢复发展了。所谓庙会,必然是有庙的,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也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每逢初一十五,到寺庙里上香还愿的人就很多,这样就自然在庙的周边形成了集市,这就是原来的庙会。咱们北京比较有名的庙会有隆福寺庙会,护国寺庙会,蟠桃宫庙会,凡是大的庙宇,基本都会形成庙会。原来的庙会主要内容是上香还愿,但现在的人逛庙会的目的是上香的就少了很多,基本上都是来玩,买东西的。”“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我发现庙会的主要内容是大量的各色小吃和游乐项目,典型的小吃、商品、娱乐主要有冰糖葫芦、烤串、风车、跑旱船、舞狮、踩高跷、套圈、射击等。我经过上网查资料知道,庙会在中国北方保留的较为完好,在南方则在1949年以后逐渐消逝。

这时,远处传来了敲锣打鼓声,我正奇怪,妈妈高兴的说:“高跷队来了。”听了我兴奋不已。高跷在北京可不常见。平时我只在电视上看过高跷,从没见过真的高跷。这回我可要好好看看。高跷队缓缓走来,只见踩高跷的人都高人一头,显得格外神气。他们边走边耍地过来了。表演者的双脚都站在大约一米高的两根木棍上。都是传统戏装打扮,化了妆,穿的五彩缤纷的。有漂亮的女子,有英俊的小生,有《三国演义》,《西游记》里的人物,还有济公等有趣的艺术形象。他们或步履轻盈,或手舞足蹈。还有大劈叉、单脚跳等高难度动作。看着精彩的表演,我不禁鼓起掌来。

看着看着,我不禁有些奇怪,高跷是怎么出现的呢?我把问题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有一种说法,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有一次出使邻国,邻国都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了起来,邻国啼笑皆非。他借题发挥,把外国君臣挖苦了一顿,使他们很狼狈。从此,踩高跷的活动就流传民间。不过还有一种,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是古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条长棍而发展起来的。”“哦,我明白了。”我回答道。

看完庙会后,我还对那高跷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高跷——这种庙会活动一向被白洋淀人所喜爱,是庙会里的一项主要内容。希望它能给更多的人送去欢乐。这就是我们白洋淀的庙会风俗,从那以后,我一看到高跷就会想到我的故乡白洋淀,更会想起我与白洋淀的那份情。

  标签:文化趣谈庙会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一|散文武警战士们,我为你们自豪

    哪怕是一个!我们都不能放弃!——题记5月12日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早晨,孩子们都和往常一样,怀着...

  • 初一|议论文还我大好河山

    我们人类都生活在一个星球上,那就是地球。地球上,有供我们呼吸的氧气,还有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无边...

  • 初一|散文怀念唐诗宋词的年代

    青藤静静地攀在漆迹斑驳的旧墙角,空气中漂浮着黄梅的清香,我拿着一本小小的《宋词》,循着词人的韵,婉约...

  • 初三|散文春雨润我心

    雨斜斜地,密密地下着,仿佛那传说中的织梦者,在空中细细织下一张足以铺天盖地的细纱,轻柔的披在草儿、花...

  • 三年级|其它保护环境的建议书

    你们也知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大量的消耗水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把一个美...

  • 初一|记叙文最好的奖赏

    不是自夸,小学我在成绩上获得的奖状不少,可我大多都拿去当废纸卖了,因为我觉得这奖状没意思,谁都能得上...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