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之道

高二/议论文/880字/415℃/2025-05-10 14:21

孔子曾说过“过犹不及”、“执两用中”的话,《中庸》标举:“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我认为其实质就是追求中庸之道。

中庸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之相类似,平衡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要一分为二来看。

如果平衡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身心的和谐,为人处世的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等等,这无疑是好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诉说的是自然的穷通之理。我也相信,生活中的得失遵循能量守恒的法则,一扇门关闭了,另一扇窗会为你打开。所以,人应该有乐观的心态,去拥抱生活的苦乐,构筑自己内心的平和。

但如果平衡指的是平均主义、随波逐流、对抗与制衡、无原则地寻求心理补偿等等,则未必可取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固然是明哲之言,但实践起来又何其难哉!古今之事,就一时一地而言,通常“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所以,该有立场的时候就应该有立场,改拿态度的时候就必须拿态度。

大自然是一座象征的森林,能给我们无穷的启示。如果说平衡代表着总体的天道原则,代表着和谐的终极结果,那么,追求平衡是值得鼓励与提倡的。但是,在微观具体的层面,从来不乏极端或偏颇的存在。有时候,事物正以其极端、极致的形态彰显着价值,人也是如此。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松柏,以及后来的梅兰竹菊之所以能成为草木中的君子,是因为其自身的特异禀赋,也是人们把自己的理想和心志投射在其中的结果,可见不畏严寒、特立独行、坚持操守一直是我们民族所看重的品质。

人世间,屈原为了追求他的美政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孟郊因为苦吟,“心与身为愁”;谭嗣同为了变法维新,舍生取义;陈天华为了唤醒同胞,蹈海自杀……这些执着也是足以令人为之动容的!

平衡不是唯一的真理,获得平衡的途径也从来不是单一的。不是有诗句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吗?世间万物,包括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对峙的两极相生相克,以此为平衡,又或者平衡正是在两级之间跳跃而达成的。

  标签:平衡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一|其它懂得感恩,学会珍惜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东西,金钱是换不来这份感情的……父母为了我们付...

  • 初二|散文2008奥运会开幕式

    昨天看了奥运的开幕式,整体感觉还不错,视觉很震撼。有一些感受在这里和朋友们一起分享:首先开场很震撼,...

  • 四年级|记叙文月夜寄相思

    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就会来到 ,到那时月亮就会很圆很圆。李白曾说过:“小时不识月,乎做白玉盘。”真是...

  • 初三|说明文泡泡飞行器

    总评:小作者通过自己丰富的想像对未来的飞行器进行了描绘,但是小作者的想像很有些与众不同,比如他设计的...

  • 五年级|其它游泳

    我现在是一名小小游泳健将呢!怎么当上的?这说来还有来历的呢?那天,我来到游泳馆,学习游泳,教练告诉我...

  • 初三|记叙文用心相处

    漆黑的夜幕,零星地点缀着几颗星星,一片乌云压来,原本并不明亮的天空更加黯淡了,黑暗中,我觉得自己的心...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