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文章浅见

高中/其它/1215字/310℃/2025-05-21 03:38

高考作文的是是非非:“屁”文章浅见

童话作家郑渊洁先生,把屁归为四类:“其一是又响又臭。一旦制造了此类爆炸性外加毒气的屁,肇事者很难不被发现;其二是有味无声。此类屁只要在场人数逾三人,就有可能逃脱‘道德法庭的制裁’;其三是有声无味,制造这类屁的人比较吃亏,没造成恶果,却背上了‘坏名声’;其四是无声无味。此乃群居之下的最佳之屁,当事人都会有吃了一顿免 费午餐的感觉。”(见2001·8《童话大王》)总之,屁是不值得赞美的。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1988年回河南新乡探亲时说,他曾收集了有关屁的典故以及笑话上百个,但至今没有写出有关屁的文章。

然而,想不到今年的高考作文中,某省考生却写出了一篇《放屁的选择》;更想不到竟有人给这篇作文以极高的评价,说它“把一个看似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话题,写得妙笔生花,入木三分”;尤其想不到一些媒体竟纷纷转载,赞美有加。一时间,教坛上下、传媒之间颇有“宏宣宝屁”之古风。

文章大意是说,放屁分两种,一种是放“响屁”,大家都能听到,很不好意思;一种是放“闷屁”,虽然大家不知道是谁放的,但是特别臭。有的人为了把“响屁”变成“闷屁”,就慢慢地憋。写到这里,该考生笔锋一转,引出了对社会弊端的看法:有些人敢于直言,有些人不敢直言。放“响屁”是敢于直言,敢于向领导提意见的表现,但有些人就不敢放“响屁”,只敢偷偷地放“闷屁”。而有些领导听不进别人的直言,不喜欢“响屁”。而放“闷屁”的人由于隐蔽,领导就难以察觉,所以自己就不会吃亏。考生最后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提倡直言,敢于放“响屁”。

不知阅卷老师为什么将这篇作文视为“奇文”而给予高分。如果让我评价这篇作文,我说它不应该得高分,因为这篇作文有个致命伤,即比喻不当,喻体和主体感情色彩大相径庭;借以讽喻社会现象,也十分牵强。敢于向领导提意见,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是值得褒扬的,作者的本意也是提倡这种行为;而将其比做放“响屁”,则这比喻分明是贬义,只能让人理解为臭骂。倘若某领导在会议上号召大家提意见,他不说提意见,而让大家都来放“响屁”,提意见的人能够接受这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吗?“请张三放响屁!”“王五不要放闷屁。”这不是在骂人吗?这不是在侮辱人格和损害人的尊严吗?这样的领导,就凭满嘴脏话,我看他就不配做领导,应该被群众赶下台。所以,就这篇作文而言,所表现出来的修辞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趣味都不高。

一篇《放屁的选择》,考生写就写了,考生毕竟还是学生,在作文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阅卷老师和传媒纷纷捧场,则体现了一种导向。如果不是水平问题,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作为社会文明之一端的语言越来越百无禁忌,越来越肮脏下流?特别是媒体上那些为《放屁的选择》唱赞歌的文字,有没有一点“屁颂文章”的味道?(郭振亚)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标签:文章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记叙文我的约会

    嘘!小声点儿!把耳朵凑过来!告诉你: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呢!当长河的冰雪开始融化,当稚嫩的草芽钻出冻土,...

  • 高二|其它勇气征服命运

    人的命运往往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在命运前屈服。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中有价值...

  • 一年级|记叙文《两小儿辩日》扩写——现代版

    有一天,孔子被邀请到西方游学。他正走到半途时,看见两个小孩吵得不可开交,心里很好奇,上前询问他们在吵...

  • 三年级|记叙文无趣的春游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兴高采烈的迎接着快乐春游的到来,我马上跑去叫妈妈,她伸了伸懒腰,揉了揉眼睛,看了...

  • 初三|其它寂寞的疼痛

    写给宇:东边的天空笼罩着黑色,西边的天空泛着淡淡的红,心口微微泛疼,一个人蜷缩着,寂寞笼罩着,一个人...

  • 高一|记叙文怦然心动的一刻

    踩在雪地上,脚下飘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我,妈妈,小黄阿姨正尽力地加快脚步前行。这是在兰州,已是晚上11...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