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趣谈

初一/说明文/1004字/109℃/2025-05-11 08:05

偶尔想起曾经听人说过,在中国,人人具有三种博士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磕瓜子博士。至于吹煤头纸,早已销声匿迹了。半个多世纪前,丰子恺老先生曾犀利地调侃国人磕瓜子之劣迹,把光阴嬉耗在咯蹦声中,这不是民族性的衰退吗

难怪老先生要痛心疾首地感慨自己一见瓜子就害怕。历史写到今天,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已被埋没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唯有筷子,风风雨雨了两千多年,还是经久不衰。“民以食为天”,对于国人,筷子是进食的工具,少不得。

古时筷子称“著”,闽南话至今沿用此音。后来,据说吴人为了避忌“著”与“住”同音,使行船搁浅,便改“著”为“筷儿”,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风顺。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思是挟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使用功能。

当我们的祖先结束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时,筷子便与文明一起诞生了。据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得知,迄今筷子已有600多种。

有商朝用的铜筷,春秋时的铁筷、玉制犀头筷等。到唐朝,筷子还曾被用来象征人的刚直不阿。唐玄宗有一回就曾赐过宰相宋憬一双金著,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著,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著表直”的典故。其实最为普遍的还是竹制筷子和木制筷子,还有现代的塑料筷子。它们既不像金属筷子笨重,也不及金属筷子名赢做工简便,易于就地取材。相传,有一种叫做“著竹”的竹子,产于广西平乐府一带,“其小如著,坚结如象牙,作著甚佳”。可见国人对筷子还有一定的讲究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是江安竹筷。明知尼克松总统惯于使用刀叉,而总理却安排了筷子,这的确令人纳闷。其实这正是我们总理的良苦用心。他根据筷子的寓意来招待客人,寓意两国和平相处,不动干戈。难怪一位加拿大记者连忙把这筷子收起珍藏。

筷子不但有其象征意义,还有其特殊的作用呢。人们所说的“著算”,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用筷子来计算的一种方法。汉代数学名著心毛章算术》中也曾提到过利用“著算”来计算体积和容积。

总之,“著”的应用使我国古代的数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筷子最大的功用是用来吃饭。“殷勤问竹著,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体现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答西方人问时所说:“中国人从来是崇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区别。”

  标签:筷子趣谈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五年级|记叙文冲动的代价

    那是一个暑假的上午……“咦?这支笔怎么会在这儿?”我疑惑不解。“这笔,不是让她拿走了吗?难道……是我...

  • 二年级|说明文十个数字的争吵

    夜深了,主人都休息了,一群不甘寂寞的数字从书本里钻了出来,它们想快活的玩一玩,放松放松。“1”刚一跳...

  • 六年级|记叙文闹钟·我·抉择

    滴答滴答床前小闹钟不紧不慢地走着,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躺了很长时间,还是睡不着是因为早上,合唱队老师何英...

  • 六年级|说明文为环保模范城市而行动

    “环保模范城市”相信大家应该不陌生吧。但如何创建?怎样才能创建成环保模范城市?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这...

  • 初二|散文浣溪纱

    偶入江南,波光柳色.溪边一女子浣纱,溪水碧波荡漾,纱轻透明.溪中水藻深绿,游浮心底.女子发上一支簪,...

  • 初一|散文当我想起你的时候

    畅饮一杯清茶淡雅,细品那种朴实无华的清香。不知不觉中,我似乎又从茶水中看到了你,金色的阳光便洒在全身...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