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和刀叉哪个好用

初三/记叙文/867字/309℃/2025-05-09 19:29

筷子和刀叉,是东方人和西方人最常用的餐具。比较它们哪个好用,似乎有点不知所云。但是,对于现今的中国人而言,确实有必要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当一双筷子摆在你的眼前,仔细端详一下它,你立刻就会感受到发明它的先人们的高度智慧: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吃饭,竟能被如此两根又细又小的木棍所打理周全。大到硕大的菜叶、肉片,小到一粒粒花生米,都不得不听从它的调遣。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筷子,不知道蕴藏了多少的文化底蕴;筷子背后的故事,又不知有多少。

而相比之下,刀叉,就要纷繁复杂的多了——右手持刀,左手执叉,将一小块牛排什么的放在盘子里,翻来覆去,切成数块,再一块块送进嘴里,整个过程还不能发出一点响声,美其名曰“绅士风度”。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贬低刀叉的意思,毕竟那也代表了一种文化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然而,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眼光来看,用刀叉吃饭,真算不得是什么享受。

中国人是用不惯刀叉的。一个从未吃过西餐的中国人,给他端上一桌丰盛的筵席,再给他一副刀叉,他一定会立时手足无措。同样地,给一个从未到过东方的欧洲人一双筷子,再给他端上一盆炸酱面,他一定也会手忙脚乱,说不定会扔了筷子,直接用手抓起面条,然后送进嘴里去!可见外国人也不太会用筷子。

然而文化也是这样。毋庸置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给人类文明带来了进步与繁荣,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文化的滥交。在我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虽然不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也承认中华传统文化有它的优越性。但是,他们却总爱给老祖宗的东西添上那么点“现代”味。于是,好好的京剧《苏三起解》成了不男不女的流行歌曲,民族舞蹈、民族艺术品也走了形。他们觉得,这样就是和世界“接轨”了,就是“走向世界”了。非也!诚然,不同文化的交流是好事,但是这种交流应该建立在不破坏传统文化原有的美感和历史、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否则,这种融合就变了形。不同的文化适合于不同的民族。就像馒头上抹不上黄油,三明治里也卷不进鱼香肉丝。

真难以想象,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筷子,或是都在使用刀叉,那么这个世界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标签:筷子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初一|记叙文星星的话语

    小时候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每到夜晚常常可以看到满天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我喜欢坐在草地上数星星,...

  • 初三|记叙文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红色的眼睛之中,我有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的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

  • 高一|记叙文我只是孩子

    不知是不是成长得太慢,不知是不是在长辈的眼里永远只是晚辈,他们总叫我孩子,连生病了去的都是小儿科,这...

  • 初二|日记文学上的空白该由谁来填补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巴金于1999年2月因感冒发高烧...

  • 五年级|记叙文蜡烛与电灯

    从前,在一户人家家里有一根蜡烛和一台电灯。蜡烛十分谦虚,电灯仗着自己更漂亮、更豪华则十分骄傲。一天,...

  • 六年级|记叙文我当了一回小厨师

    我当了回小厨师迎新年,庆新年,新年到了,免不了请客办饭,我家也不例外。这不,妈妈选了个好日子——初六...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