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屈原

高一/散文/805字/385℃/2025-05-14 01:35

如果说,《诗经》曾经把温煦的民间礼仪化作数百年和声,慰藉了黄河流域的人伦离乱和世情失落,那么,屈原的使命就完全不同了。他只是个人,没有和声。他一意孤行,拒绝慰藉。他心九天,不在世情

于是,我们看到屈原走来了,戴着花冠,佩着长剑,穿着奇特的服装,挂着精致的玉佩,脸色高贵而憔悴,目光迷惘而悠远。这么一个模样出现在诸子百家风尘奔波的黄河流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请注意,这恰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伟大诗人。《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

但是抽去任何一级台阶,都无法抵达目标,不管那些台阶对攀援者造成了多大的劳累和痛苦。即便是小人诽谤、同僚侧目、世人疑惑,也不可缺少。时至今日对他自沉汨罗江,也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我们一向冠以他爱国诗人的名头,却没有想到他的自沉也许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皈服。

帝王权谋可以伤害他,却不能控制他;儒家道家可以滋养他,却不能拯救他。一个多愁善感的孤独生命发出的声音似乎无力改易国计民生,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会低头思考自己的生命。因此,他仍然孤独却又不再孤独,他因唤醒了人们长久被共同话语掩埋的心灵秘窟而产生了强大的震撼效应。

屈原不像诸子百家那样总是表现出大道在心,平静从容,不惊不诧。相反,他有那么多的惊诧,那么多的无奈,那么多的不忍,因此又伴随着那么多的眼泪和叹息。他对幽兰变成萧艾非常奇怪,他更不理解为什么美人总是难见、明君总是不醒。他更惊叹众人为何那么喜欢谣言,又那么冷落贤良……总之,他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困惑。他曾写过著名的《天问》,其实心中埋藏着更多的《世问》和《人问》。他是一个询问者,而不是解答者,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因此,他也就从文化的边缘走到了中心。

如果说,《诗经》首次告诉我们,什么叫诗,那么,屈原则首次告诉我们什么叫诗人。

  标签:走近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四年级|散文感谢您,亲爱的老师

    张老师,您带我们班已经三年多了。今天,我想对您说说埋在我心里很久的话:老师,我爱您,我们全班同学都喜...

  • 高中|其它叛逆&#8226;花季

    第1篇:我的叛逆 450字其实像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有谁不有一点点的叛逆呢?只是程度的不同也罢,叛...

  • 六年级|记叙文写人作文

    真正的朋友,是在关爱中呵护出来的;真正的朋友,是在理解中成长起来的;真正的朋友,是在竞争中升华起来的...

  • 初三|其它对岸的婚礼

    当我从朋友口中知道你要结婚我无法相信那是真的会发生走在凌晨的街灯下四周空无一人也想起你的脚印曾经伴我...

  • 六年级|散文那一刻,我感到温暖

    在寒假时,me老爸出去上班,老妈在乡下帮婆婆办事,我只好一个人在家。原本我是无忧无虑滴,但当我趴在我...

  • 初二|记叙文中秋月圆夜

    一年又一年,我们眼间长大了,伴着我的中秋夜,也在发生着变化,一年胜似一年。记忆中很清晰,前几年快到中...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