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读后感

高三/其它/927字/162℃/2025-05-25 13:12

《在人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是世界文萃瑰宝,小说展现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风貌,反映了人民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当我重重地把最后一页书合上时,主人公阿廖沙那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的怜惜、打抱不平的精神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高尔基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高尔基的命运非常坎坷。童年的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工、面包工、佣人等各种低下的工作。十六岁时,他自身来到喀山,进入了“社会大学。” 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他深入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最底层,与各种人物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他还不忘学习,抓紧一切空余时间学习、读书,从而不断积累了他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这本书中有几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希望你也如此:“晚上大家都把蜡烛拿到寝室去了,我没有钱买蜡烛,就自己动手制作灯。我把蜡盘上的蜡油都搜集起来,装在一只沙丁鱼罐里,加上一点长明灯的油,再用棉线做成灯芯,这样就完成了。有了灯,我就可以沉浸在读书的喜悦之中了。”“书就好比一座美丽的园子,里面什么都有……”“我只是觉得这种生活,让我有了寄托,有了奔头。”这些真实、纯朴的语句,令我感受到高尔基是那么酷爱学习,从书中让他明白了许多真理,他一直渴望上学。但事实总与他作对。我似乎对这本书着了迷,一连读了两、三遍。这时我想起了我们。我们的家庭条件是不错的,父母不仅能让我吃饱穿暖,还能满足学习国画、古筝的额外要求。另外,高尔基的父亲早年去世,相比之下,他从小就少了一份父爱。他,一个才十一、二岁的大男孩,就被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被人欺负,令人怜惜,但更多的是被他那坚强的性格和对知识的热爱而感动。我好好地反醒了自己,无时无刻心中都在对自己说:“如果想让自己有个美好的明天,必须像高尔基那样付出行动,有坚定的信念,永不气馁。我坚信展现在眼前的将会是我所期盼的的灿烂的明天!”我们要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标签:读后感人间
<上一页1下一页>

图文

MORE+
  • 高一|说明文浅谈人生——人的一辈子

    人就是这样,一辈子也不会满足,就像一个对着天空张着血盆大口的无底洞,贪婪的吮吸着最后一丝残阳。与夕阳...

  • 四年级|散文赠:粉色梦儿

    因为快要考试了,所以我必须要务正业,不能再上了。但在暑假开始时我又上了,但由于长时间没上,结果上“聊...

  • 高三|议论文关于挫折的作文

    小编导语:这是关于挫折的作文范文,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挫折,而这些挫折不是绊脚石,而是一个垫脚石,使你个...

  • 六年级|散文如果时间可以倒流

    燕子去了,有再返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头发...

  • 高三|其它我们永远是孩子

    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她说,长大了,要到更高的天空飞翔,不要有顾虑。于是身,留下列车隆隆远去的尾巴,看...

  • 初一|说明文赠给全世界GIRL

    世界上GIRL五花八门,各有各的个性,并不是漂亮所能解决的。--题记漂亮的女孩总是校园中的一道风景线...

  • 推荐

    MORE+
    Copyright © 作文乐园 Inc.
    Www.8212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品牌合作请联系